入伏以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重点传染病来势汹汹,广东作为防控“桥头堡”压力倍增。如何鼓励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群防群控?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和党员干部“领头雁”效应就成了破题关键。
以党建为引领、以“双报到”机制为抓手,第一时间启动“平战转换”防疫体系,统筹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一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广东顺德区的防控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顺德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明确定位:激活“双报到”机制效能
“双报到”机制是顺德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制度。5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06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平时,通过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战时,机制迅速转为攻坚模式,党组织统筹资源,赋能“村—组—户”三级治理网格,筑牢防控最小单元。
实践中,下沉党员干部、网格员、医护人员组成“三人小组”,发挥党员带头、网格员熟悉情况、医护人员专业指导的优势,根据疫情划定核心圈、警戒圈、外围圈,逐户开展排查登记、宣传引导、防蚊灭蚊等工作,确保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顺德区“双报到”党员到商户店铺进行防疫宣传
精准施策:发挥“双报到”实战力量
顺德区高位统筹,主要领导一线督导,围绕“管好人、灭好蚊、防扩散、防外溢、一盘棋、一起上”思路精准发力。每日组建约1200人的固定梯队,带动区镇村三级21.26万人次党员干部群众下沉一线。
特别是7月24日起,动员除必要值守岗位外,所有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全员脱产下沉,用一周时间开展入户和孳生地清理工作,替换连续奋战的医护人员轮休。
能力建设同步推进,分批次对所有下沉党员和村居干部进行全覆盖岗前培训,通过疾控专家现场授课、编印实用手册、制作精准推送的短视频以及“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快速提升干部防控技能,严格做到“先培训再上岗”。
村民在“双报到”党员带动下投身消杀,开展岗前培训
在具体职责履行上,“双报到”力量精准发力。党员干部带头当好宣传员,制作防疫短视频,挨家挨户派发传单、蚊香,用方言讲解“倒积水、防蚊虫”知识,带动群众主动清理水培植物。
顺德区“双报到”党员到村民家中入户宣传防蚊灭蚊知识
为“压实”防控成果,党员化身入户质控监测员。他们聚焦重点区域,严守“问、查、看、翻、教、灭”六字诀逐户排查;对1.4万余间闲置房屋分类施策,开锁进入严格实施“八个消杀动作”,清理率高达89.59%。
顺德区“双报到”党员入户为已换水的植物添加防虫药剂
在企业经营劝导方面,指导营业门店、小区规范防控,住建部门联合“双报到”党员督促建筑工地清理积水垃圾,形成“检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
顺德区“双报到”党员与建筑工人一起对坑洼积水、卫生死角等蚊虫滋生地进行检查清理
同时,下沉人员积极帮扶困难群体,重点关注隔离人员和老幼弱对象,及时了解需求并提供帮助,传递防控温度。
多元成效:“双报到”释放治理动能
“双报到”机制在筑牢重点传染病防控防线的同时,更释放出多重治理价值,实现了综合效益。它成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课堂,党员干部在清理积水、服务群众的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性、诠释“人民至上”,并带动全区累计380万余人次群众从“旁观者”变为主动“参与者”,使群防群控真正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该机制也是锤炼和识别干部的“试金石”。顺德区专门印发《关于在防疫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方案》,组建专项工作组,精准考察党员在防控中的现实表现。对实绩突出者,在评优评先和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树立起“宣传表扬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的鲜明用人导向。
顺德区“双报到”党员正在进行防蚊灭蚊喷药消杀作业
更重要的是,“双报到”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顺德区借此机制,将蚊媒防控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累计清理孳生地3.07万处(清理率98.84%),同步解决了一批环境顽疾。下沉党员在一线发现和培育村居骨干,为基层组织储备了后备力量。
顺德区“双报到”党员重点针对易滋生蚊虫的潜在风险区域,实施了全面的药物喷洒消杀作业
顺德区的实践深刻证明,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制胜法宝。“双报到”机制在防控一线的淬炼与升华,不仅筑牢了抵御传染病的健康防线,更打通了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最后一公里”,将党的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
(顺德区委组织部/顺组宣 梁远腾 陈卓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