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学习教育铸魂赋能 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新图景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正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推动基层治理从“末梢神经”到“系统生态”的深层变革。各基层党组织应当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严的主基调贯穿治理全过程,通过作风建设小切口推动基层治理大变革。

以理论灯塔校准作风航向,让常态学习扎根治理土壤。思想认同是行动自觉的前提。基层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承载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其每项要求都紧扣基层治理痛点:精简会议为干部松绑、规范资金守护群众利益、深入一线密切干群联系。各地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基层干部培训必修课,通过案例研讨、情景教学等方式,推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日常工作准则。实践证明,只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思想深处,才能在服务群众时摒弃形式主义,以务实作风赢得民心。

除作风痼疾筑牢制度篱笆,让长效机制成为治理磐石。基层治理末端易滋生作风问题,针对迟到早退、过度留痕等现象,基层党组织构建“排查、整改、提升”闭环体系:依托政务平台收集群众诉求,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如清理冗余报表让干部回归一线;建立资金使用透明监管机制,确保民生投入精准到位。在政策落实中,改变“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机械执行,通过分解任务、跟踪问效、考核评估的全流程管理,推动上级要求落地见效。这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以制度建设固化治理成果,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长效机制。

借实干风帆领航治理实践,让清风正气滋养基层沃土。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为发展实效。各基层党组织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动能:严明政治纪律保障政策执行不偏向,规范“小微权力”运行遏制腐败萌芽,营造公平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社区党组织带头践行文明新风,党员干部主动结对帮扶,带动群众参与停车治理、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通过党员示范岗创建,基层社区形成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治理合力显著增强,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唯有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看得懂、用得上、管得久”的治理效能,才能为“十五五”新起点筑牢基层根基。当每名干部都以八项规定精神为镜,常修为民之德、常思履职之责,就能以持续过硬的作风筑牢执政根基,在新征程上书写基层治理的优异答卷。

(北京市通州区杨庄街道 方鹏帅)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