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以“三融”为抓手,推动城乡社区融合发展

城乡社区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微观实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村民融入缓慢、问题复杂多变等现象,治理难度有所提升。因此,加快推进拆搬迁村民顺利融入社区生活,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当前的重要目标。在推进村社融合的进程中,要用好组织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三大抓手,提高“老居民”的包容接纳度,增强“新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实现从生活到精神的全面融合。

以党建联建织密“红纽带”,推动组织融合聚成“一条心”。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基层工作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为细胞,以组织为筋骨,构建城乡社区融合的组织体系,密织党群纽带,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整体。党员干部首先要敢当先锋、冲在前头,带动村民党员在安置社区中亮身份、明责任,鼓励其加入村社融合志愿队伍,服务好城乡百姓。同时要组织开展好党建联建,通过活动联办,迅速集结村社党员,让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长期合作、相互交流,引导群众大事共商、问题共解、群众共议,让群众看到党组织在推动城乡社区融合中的决心和努力,主动地融入社区生活。

以网格联络架起“连心桥”,推动治理融合形成“一本账”。网格是基层治理平台,也是提供精细化服务的有效途径。要用好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合理划分网格区域,熟悉群众实际情况,责任细化到人,干部包联到户,推动村民居民携手并进,共同参与城乡社区融合的基层治理。一方面要时刻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组建网格队伍挨家挨户排摸搬迁村民需求,掌握实际情况,做好问题分类,有侧重地开展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网格建立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发放便民联络卡,畅通反馈渠道,留意矛盾苗头,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以网格为单位,融合村民居民共治范围,推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最终实现村居民融入基层治理。

以志愿队伍绘就“同心圆”,推动服务融合融成“一家亲”。志愿队伍不仅是社会服务的主力之一,更是增进村社互信、融洽村居民关系的有效载体。要用好党员先锋力量,组建村社融合志愿队伍,完善基层共治体系格局,在日常志愿活动中,加深村民居民的情感交流,鼓励村民参与社区共治。要善于发掘熟悉村民和社区管理规则的群众、干部,利用“娘家人”优势,打造“红管家”,为迁入村民提供安心服务。同时,建立社区新居民志愿队伍,让村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利用好文化下乡、知识宣传、公益体检等活动契机,促进社区居民接纳民俗文化,共享民生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居民与迁入村民之间的感情,以“老”居民带“新”居民,焕发融合型社区新活力。

(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党建办  蒋贝蕾)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