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推进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青年科技人才不仅代表着创新活力,更承载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使命,也正经历着深刻的战略变革。如何让青春力量与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关键在于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

唯有党管人才,方能为科技英才筑牢信仰之基。从高校“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到科研院所“红色导师”传帮带机制,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正转化为培根铸魂的实践伟力。近年来,各地纷纷锚定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科技创新体系、先进制造业集群融合的重点领域,就是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现代产业体系等国家战略需求的价值导航,更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塑造科技伦理观的思想熔炉。当真理之光照亮创新征途,青年科技人才方能铸就“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精神内核,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唯有党管人才,方能为产才融合贯通创新之脉。党管人才的关键之一,在于通过顶层设计破除制度性壁垒,让人才建设不再拘泥于一城、一地、一域,成为全局“一盘棋”的远大部署。从改革“唯论文、唯职称”的刚性评价,到部分地区试点推广“顶尖人才举荐制”等柔性机制,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率逐年上升,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当青年人才在关键科研平台上担纲主力,在“揭榜挂帅”的实战中淬炼成长,党管人才的全局优势便转化为驱动产才深度融合的强大引擎。

唯有党管人才,方能为人才成长涵养生态之壤。党管人才的实践智慧,体现在遵循“选苗—育苗—壮苗”的成长曲线,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政治智慧。当前,部分地区试点建立覆盖“顶尖—高层次—青年—工匠”的阶梯式培育体系,设立容错基金,打造“创业+金融+管理”的培养闭环机制等,够鼓励着原始创新,激励着复合型人才锻造成长。这些举措不仅彰显着对党对科研规律的深刻把握,更体现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定力。当青年人才在宽容失败的环境中勇闯“无人区”,在分层赋能的机制下实现从“潜力股”到“顶梁柱”的质变,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便转化为滋养创新种子的丰沃土壤。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