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与岚皋县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桃园共建书香文共体”活动在岚皋县孟石岭镇桃园村正式启动。
作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团队,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知行“国之大者”队承担本次活动的实践服务工作,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三级教授、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张亲霞带队指导,得到了桃园村“两委”的全力支持。参与对象为桃园村小学及附近中小学生。服务团队根据参与对象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了国学经典诵读、日常交往话语表达、基本礼仪规范训练、视野思维拓展等针对性课程。
实践队领队高明表示,本次活动积极落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相关要求,让广大青年学子走入乡村基层一线,通过国学、舞蹈等形式和载体,全面深入推广普通话,拓宽孩子视野和眼界,提升孩子综合素养,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赋能。
岚皋县图书馆副馆长吴伯均表示,与高校团队合作开展此次活动,既是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也是为了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短板,让村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触优质语言教育。
桃园村相关负责人指出,乡村发展不仅需要产业振兴,更需要文化赋能,孩子们是乡村的未来,将全力支持此类活动持续开展。
安全保障是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服务团队专门制定了安全管理细则:上下楼梯安排专人引导,外出实践活动实行“一对一”陪护,学生往返途中由家长按时接送并签字确认。张亲霞在团队会议上强调:“孩子的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必须做到全程可控、责任到人。”
据实践队队长鲍宇茜介绍,本次活动将通过“名字接龙”“故事分享会”“情景剧场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提升孩子们的礼貌待人能力、语言表达技巧,同时引导他们开拓思维视野,学习科学的认知方法。
此次共建活动持续一周,期间将通过语言课堂、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结合乡村特色设计实践环节,助力孩子们用语言讲好家乡故事,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实现“以语言赋能,为振兴筑基”的初衷。(西安外国语大学 乔子谦 李凤娇 景梦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