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千年楚长城焕新:鄂陕边界崛起文旅新地标

雨后的竹溪县关垭楚长城静立鄂陕边界。这座拥有2700年历史的夯土城墙,历经沧桑,保存尚好,世代见证着脚下村庄的发展变化。如今,楚长城已成为鄂陕两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和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楚长城曾是楚国抵御秦国的军事要塞,船形遗址横亘山垭。竹溪县以楚长城为依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项目建设。据景区负责人介绍,2024年景区升级开放后,游客量日均达千人以上,国庆期间单日接待量超十万人次。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内长城之一,关垭楚长城承载独特的边关文化。其船形关隘横跨鄂陕两省,形成“一脚踏两省”的地理特征,关联“朝秦暮楚”的历史典故。竹溪县通过系统性考古研究,绘制《关垭秦楚长城复原图》确定遗址范围,实施“文化活化”项目:在长城脚下上演的实景情景剧《芈月出关》和舞台剧《望和平·楚长城》,让沉睡的秦楚记忆被彻底唤醒。

在竹溪县一侧,数十栋民房被改造成楚风民宿,鄂陕文旅街的建筑重现了秦风楚韵。作为两省共享文化遗产,楚长城也成为打破行政壁垒的“钥匙”,促进了跨省合作。据介绍,陕西游客占比超四成,鄂渝陕毗邻地区游客通过高速路网前来。鄂陕两地“品牌共塑”策略使景区成为连接鄂西生态旅游圈与陕西文旅圈的重要节点。

2

依据楚长城4A级景区创建规划,游客中心、智慧导览系统、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建成后将串联跨省旅游环线,昔日的军事隘口正转型为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度假胜地。

3

如今,当历史文脉融入时代发展,古老的夯土城墙不仅是文旅地标,更让百姓走上了“望得见山、留得住乡愁、富得了口袋”的振兴之路。(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