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创新深耕育英才沃土芳华绽未来

遂宁绿然学校将“创新”二字深植办学基因,通过构建高效管理体系、打造多元课程矩阵、探索贯通培养模式,为每一位学子铺就个性化成长之路。

“五元共治”激活办学动能

清晨的绿然校园,处处透着高效运转的活力。行政楼内,月度例会正有序推进小初高一体化管理部署;教学楼里,名师工作室的研讨声此起彼伏;操场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正在组织晨跑;校门口,家长志愿者微笑着引导学生入校……

“治理效能是办学的基础。”学校负责人介绍,该体系汇聚干部团队、教师群体、学生组织、家长力量和学术资源五大主体,形成了多方协同的育人合力。

在学术赋能方面,“青蓝工程”让经验与新锐碰撞,名校名师援助项目带来前沿理念,每月常态化的教学观摩与学术讲座,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学校”“教师学校”“家长学校”三校联动,更让治理效能持续升级,成为区域内现代化学校治理的典范。

多维课程搭建成长立交桥

学校构建的“1+6+X”全域课程体系,以核心基础课程筑牢根基,通过健康力、习惯力等六大能力课程塑造素养,再以“X”特色课程满足个性需求。走进小学部,19门涵盖音体美科的特色课程如火如荼,“一乐器一球类”的培养要求搭配技能测试机制,让“人人有特长”从理念变为现实。英语“海量单词”教学法、数学分层走班等创新举措,更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初中部的“新质课程”同样亮眼:“定时考练”夯实学业基础,“RSPI创新实践”培养动手能力,“职业体验”打开社会视野。而英语、美术“双师课堂”的引入,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高中部的多元成才路径更是令人瞩目。在这里,学生可共享成都七中、北京八十中等名校的名师资源,参与四川大学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加入西南财大创新实验班,或通过荷马画室、天卓教育等合作平台冲刺顶尖学府。“从学术研究到艺体特长,从国内升学到国际通道,我们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高中部主任说。

贯通培养打通成长快车道

打破传统学段壁垒的培养模式,让拔尖学生得以提前规划学术路径。“高阶晨读”分学科强化记忆,“高效晚省”实施分层辅导,教师全程面批面改;每堂课最后的“五分钟总结”,则让知识内化更高效。“三分教学”模式的推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探究中找到最佳发展区,小组合作中培养的倾听、表达、质疑能力,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素养。

教研创新为课堂变革提供支撑。“班本、级本、校本”三级教研打破年级壁垒,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传承经验,全员赛课活动点燃创新火花。跨学段交流让教师跳出“一亩三分地”,更清晰地看到学生成长的完整轨迹。

温度育人构筑成长生态圈

通过“PK文化”激发斗志,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筑牢家校信任,学校将德育融入日常。高中部每日红歌传唱、红色基地研学活动,让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每日一歌、三讲,每月一赛、一展”的活动安排,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

服务保障的温度同样可感。针对不同学生需求,学校为特优生配备“线上+线下+高校”三师团队,为学困生定制补弱方案,为特长生开设专属培养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精准支持。

开放融通迈向教育新高度

“北京名师的线上指导,让我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新思考。”小学部语文教师团队在参与吉春亚特级教师驻校指导后收获颇丰。这种开放办学的姿态,正是绿然学校快速发展的秘诀。

漫步绿然校园,校训熠熠生辉,学子朝气蓬勃。这所以创新为笔、以沃土为纸的学校,正用高效治理保障发展,用多元课程点亮梦想,用贯通培养开启未来。“学校始终坚信,每个生命都有独特光彩,绿然的使命,就是让这份光彩在教育的阳光下尽情绽放。”校长全宏说道。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