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破解乡村人才之渴迫在眉睫。各地要重视对乡村人才的培育,在引才聚智、育才强能、留才兴业上下足功夫、精准发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引才上要下足“真功夫”。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破解乡村人才短缺困局,关键在于精准打通引才渠道。要精准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跳出“等才上门”的传统思路,以“人才政策”为杠杆,撬动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摸清本地产业需求、人才类型、能力标准,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瓶颈”,科学编制乡村急需紧缺人才分类目录,建立动态调整的需求清单,遵循“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原则,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速释放人才“虹吸效应”,为乡村振兴发展储备强大动能。

育才上要下足“深功夫”“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引进人才是基础,培育人才是关键。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加强对本乡本土人才的培养,持续壮大适应乡村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通过精细化培训帮助乡村人才把产业规划、农业技术、直播要领等功夫“学到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授,让乡村人才既有“硬本领”,也能“挑大梁”。同时,要加强对乡村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以匠心情怀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熟、情怀深厚的乡村人才方阵。

留才上要下足“实功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让乡村人才有决心扎根田野、有信心建设家乡、有机会出人头地,乡村振兴才有持续动力。健全各尽其才的激励机制和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探索建立适用“田秀才”“土专家”的评价体系,让乡村人才有更多的晋升机会,最大化释放人才红利。同时,加速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统筹优化交通、水利、通信等硬件支撑,配齐人才公寓、医疗康养、子女教育等全链条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唯有下大力气贴心服务,提供宜业宜居的留才环境,才能让人才愿意扎根、乐意奉献、实现价值。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