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严”字当头把好村社换届纪律关

村社“两委”换届工作不是简单的“交班接力”,而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压力测试”。唯有把“严”的基调贯穿始终,才能真正让村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共同富裕底盘注入强劲动能。

严肃换届风气,把纪律规矩讲到心坎上。换届风气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风不清则气不正,气不正则事难成。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十严禁”“十不准”等纳入纪律教育必修课,分层分类制作口袋书、图解、微视频,让纪律要求从“纸面”落到“指尖”、走进“心尖”。要用好“以案说纪”利器,对近年来查处的拉票贿选、宗族干预等典型案例进行再剖析、再通报,让“前车之鉴”成为“后事之师”。要创新载体、拓宽阵地,把纪律宣讲搬到村礼堂、上到微信群,面对面听诉求、点对点讲政策,既解开群众“思想疙瘩”,又打消干部“观望心态”,真正使换届纪律人人知晓、入脑入心。

严格程序规范,把制度笼子扎到关键处。换届政策性、程序性强,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必须坚持一步不少、一步不乱,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扎实。要细化“流程图”,对照省市换届手册,绘制“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对选民登记、资格联审、投票选举等关键节点实行“挂图作战”,确保法定程序不变通、必经步骤不减少。要拧紧“责任链”,压实“县级主导、乡级主责、村级主体”三级责任制,组织部、社工部、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分兵把口、同题共答,出现程序瑕疵倒查责任,绝不让“下不为例”成为“惯例”。要做优“样板间”,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优先选择一批村情稳定、基础较好的村社开展实战练兵,同步梳理问题清单、制度清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包”,为面上铺开提供“参考答案”。

严织防控网络,把风险隐患消在萌芽时。换届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期,必须把“探头”架到最前沿、把“防火墙”筑到第一线。要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由县级领导带队,对辖区内所有村社进行“逐村画像”,重点排查宗族宗教、工程项目、债权债务等风险点,分级分类建立“红黄蓝”风险台账,做到“一村一策一预案”,确保隐患不消除、预案不销号。要织密立体监督网,既要让各级纪检监察、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确保换届开展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也要广泛发动“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新乡贤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发挥好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对涉及换届的信访举报,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日一研判、一周一通报”,对查实的问题从严从快处理,对诬告陷害的坚决澄清正名,确保换届过程风平浪静、结果水到渠成。(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委组织部 宋惠茂)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