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该感谢黄道婆。
她改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使得棉布质量和产量得到很大提升,极大改变了之前“富穿丝穷穿麻”的穿衣习俗,被后世尊为“布业始祖”。德国汉学家、中国纺织史专家库恩认为她所革新的三锭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比西欧早了400多年。
黄道婆应该感谢陶宗仪。
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遭歧视,科学发明也不受重视。像黄道婆这样的女技术专家,正史里没有一个字的记载。而陶宗仪在他的笔记——《南村辍耕录》里,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关于黄道婆、关于棉纺织技术改进的最早史料。
这就是笔记的价值。学者刘叶秋说过,历代笔记充溢着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气质,它是叙事文体园地里的一株微纤而又极富生命力的菁英;它隶属于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心得范畴,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原生色彩。
《南村辍耕录》就是这样一部笔记。全书30卷,作者陶宗仪,据考证,生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年轻时候入不了仕途,中年时隐居在今天的上海地区,勤于著述,尤其注重稗官野史。《南村辍耕录》成书在元末,书前有序称作者劳作之余,在树荫辍耕休息,想起什么事,就摘叶子记下来,写完放在一个破盆里。就这么积累了10年,用了十几个盆子,这才编录成书。
正如其他笔记体著作一样,这部书内容广泛,共记事585条,“上兼六经百氏之旨,下极稗官小史之谈”,大凡朝廷典章、法令制度、文人轶事、风俗趣闻,都有涉及,所谓“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足以弥补史传的阙失。比如卷二“置台宪”“宣文阁”两条记载御史台的建置沿革、宣文阁的职掌,以及两个机构的人员配备,卷五“劈正斧”一条记录元朝皇帝登极、正旦、天寿节等在大明殿朝会时的仪仗,卷二十一“宫阙制度”详密地记述京师宫阙制度的安排,都是有关元代的典制,为他书所未详。
除了这些比较“高大上”的记录,《南村辍耕录》更关心历史的“细枝末节”,这些地方往往最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境。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论的:“(该书)首尾赅贯,要为能留心于掌故……元代朝野旧事,实借此书以存,而许其有裨史学。则虽瑜不掩瑕,固亦论古者所不废矣。”意思是,这本书尽管有些问题,但保存了不少元代的朝野掌故,有裨史学。
比如卷二的“杀虎张”一条,讲无极(今天河北省无极县)人张兴祖有勇力,是元朝将领阿里海涯手下一员悍将,“平生射虎数十”。有一天,张兴祖遇到一头老虎,一箭将虎射倒。受伤的老虎趴在地上继续咆哮。张兴祖对左右人说:“听说用活老虎的髭须剔牙齿,可以医治风病。”于是他上前去拔虎须。老虎大怒反抗,用爪子抓烂了他的靴子,但还是先被拔须后被杀。这之后人们称他为“杀虎张”。再后来他被赐名“拔突”(亦曰“拔都”)。
从这条记载至少可以看出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元代的老虎问题看来是比较突出的,虎患猖獗,因此,朝廷鼓励人们捕杀老虎。书里讲了,张兴祖就因杀虎颇多而获得“真定新军万户”的官职。另一个是语言方面的问题,从这里可见清人以“巴图鲁”为勇士之称,实与“拔突”为一语。
此外,《南村辍耕录》所载时事和文学、书画、医术、技艺、民俗等方面的记叙与考证,都不乏有用有意思的材料。
比如卷四“贤妻致贵”一条,记程鹏举在宋末被抓予张万户为奴,在张万户家和另一位被掳女子结为夫妻。这位妻子劝程鹏举逃走,互换鞋履作为将来相见凭证。30余年后,程鹏举当了大官,经过一番寻找,得与其妻团聚。这个故事说明当时蒙古人、色目人等多掳掠汉人为奴,并反映出当时的“俘虏婚姻”制度。京剧大师梅兰芳根据《南村辍耕录》这一条,改编成《生死恨》一剧。
还比如卷五“题跋”一条,记录了三条跋语,短小精悍,语意警切。其中冯子振的《题杨妃病齿图》尤其好。这里有个背景先交代一下,据说杨玉环经常牙疼,以至于元代诗人宋无这样写道:“一点春寒入瓠犀,海棠花下独颦眉。内厨几日无宣唤,不向君王索荔枝。”因为牙疼,一向爱吃荔枝的杨贵妃不能吃了,内厨颇得几分清静。冯子振则把眼界放宽、抬高,如此写道:“华清宫,一齿痛;马嵬坡,一身痛;渔阳鼙鼓动地来,天下痛。”文辞阔达,层层递进,实为佳作。
此外,卷十五记录医家十三科,为关于中医科目的记载;卷二十五记录院本名目,卷二十七记录杂剧曲名,都是有关元代戏曲的史料;卷二十七的“裱背十三科”,谈论裱画的常识;卷二十八的“画家十三科”,留下了当时的绘画题材;卷二十九记墨的制造和唐宋元制墨的名家,是有关造墨的史料;卷三十的“印章制度”,为有关印篆的史料……皆足资考证。
关于社会生活的记载也不少。比如卷五“发烛”一条,讲杭州人把松木削为小片,其薄如纸,熔化硫黄涂在木片顶,是为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这不就是火柴吗?
总之,该书所载,多为当时之事,而且有的还是陶宗仪耳闻目睹,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所以,叙述起来具体生动,语言也朴素自然,一般说来,材料是较为可信的。当然,就像很多笔记的通病,书中有些事也只是传闻而已,不足为凭,谬误也不少,都是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熊 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18日 第 1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