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清徐县东木庄村:以杂粮为笔,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土味答卷”

东木庄村立足“杂粮之乡”资源优势,以政策为杠杆撬动产业升级:惠农补贴激发农户扩种热情,技术培训赋能科学种植,深加工车间将小米延伸为面粉、醋、酒等多元产品,产业链从田间延伸到餐桌。通过“提质、扩链、强牌”三步走,这粒小黄米已从传统作物蜕变为带动村民增收、吸引青年返乡的“金种子”,实现了“土里生金”的蝶变。

科技赋能之曲:杂粮的“智”造升级

环形补光灯将产品照得透亮,山西百禾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电商直播基地内,主播笑容满面地向镜头展示并介绍本地优质小米。为增强互动,主播现场示范:燕麦加牛奶煮成早餐杯,荞麦面拌时蔬做成凉面,吸引观众纷纷下单。

这家企业以数字化为引擎重构产业链:2025年打造的“OEM共享工厂”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将智能供应链与低温冷加工生产线深度绑定。谷子经去杂、脱壳、筛选等工序,全程由机械臂精准操作,数据大屏实时显示生产进度,人工分拣已成历史。企业自主研发的“小米低温冷加工技术”已获国家专利,最大程度保留营养,让传统杂粮焕发科技光彩。

“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让6000余户农民搭上增收快车,户均年增收7500元。村民老张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签了订单,谷子没收割就被预定,心里踏实。”

科研创新是王牌。2024年,企业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益生菌醋泡杂粮系列”,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让山西杂粮以更健康姿态走向全国。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反复调整配方,只为找到口感与营养的平衡。

从田间到车间,从直播间到餐桌,山西百禾元用科技、模式、品牌三重赋能,把一粒小黄米做成大产业,开辟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粮道”。

传承焕新之曲:杂粮的“晋味”破圈

泰禾杂粮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热火朝天:工人专注打包绿豆面,快递单打印机“嗞嗞”作响,韵晋峰举着手机穿梭货架间,镜头里“汾禾谷韵”礼盒成山,将借助电商直播发往全国。

韵晋峰家手工磨制的绿豆面、糕面因口感醇正,成为周边村民心头好,但面临作坊设备陈旧、销路单一困境:石磨效率低,产量上不去;包装简陋,走不出十里八乡。

好产品得让更多人看见。韵晋峰跑遍山东、河北学技术,引进自动化生产线;请团队打造“汾禾谷韵”品牌,将500克杂粮面装入晋商图案礼盒,并在短视频平台记录一粒豆子如何变成面粉。首批真空包装杂粮上线,订单蜂拥而至。

线下同样火热。太原超市货架上,“汾禾谷韵”因零添加、粗纤维等特点备受青睐。这些杂粮不仅走上千家万户餐桌,也成为晋地饮食文化一张鲜活名片:石磨笨功夫与现代巧心思在泰禾厂房碰撞新生。

从小作坊到今日新品牌,泰禾以传统工艺、现代包装、电商渠道三重赋能,让一粒黄豆、一粒红豆变成带动增收、传播晋文化的金豆子。

健康焕活之曲:杂粮的“食”尚新生

随着少油少盐、粗粮养生理念深入人心,杂粮从“填肚子”主食升级为餐桌新宠。荞麦面爽滑、玉米馒头香甜、五谷粥绵密……这些匠心烹制的杂粮美食,勾起几代人童年记忆,也成为现代人追求轻饮食的热门选择。东木庄村源和祥面粉凭五不添加的纯粹品质,在健康食品市场掀起清流。粗粮细做、杂粮巧烹,使源和祥面粉成为游子乡愁载体。

如今,东木庄村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开启杂粮产业新篇章。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提升附加值,让东木庄村杂粮名片更响亮(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