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强调“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但在具体实践中,仍有一些基层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将下基层当“打卡”、把走访当“巡演”、把帮扶当“交差”,这类下基层下到“夹心层”的现象,看似是工作方法失当,实则暴露出宗旨意识弱化、群众立场虚化、务实作风淡化的深层症结。
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既要多用望远镜向远看,也要多用显微镜放大看,真正把事件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把一张张问题清单变成一项项成果清单。
既要定准位,又要站好位。调研者的站位高度决定问题剖析的深度、视野覆盖的广度,更影响决策参考的价值维度。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胸有丘壑、眼观全局”的战略思维,既要立足当下实际,又要把握长远趋势;既要聚焦具体问题,又要洞察整体关联。在具体实践中,应跳出部门局限、突破地域藩篱,以系统观念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用历史眼光审视矛盾演变的深层规律。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真正发挥调查研究服务决策、推动发展的参谋助手作用。
既要俯下身,又要问到底。调研不是观光,不能只坐在车上转转、隔着玻璃看看;调研也不是取材,不能只看门前、只听汇报,必须练就“看清蚂蚁”的本领、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多到基层一线倾听民声、多到问题现场深究细研、多追溯问题源头刨根问底,善于从“半吞半吐”中找出端倪、从“长篇大论”中抓住关键、从“小问题”中提炼“大症结”,在思想上和群众相通,在情感上和群众相融,全面准确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唯有如此,才能像焦裕禄那样真正“看清蚂蚁”,收获真实信息、有益启示。
既要把准脉,又要开良方。调查研究就像医生看病,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精准把脉、精准开方。“把脉”就是要聚焦调研主题主线,善用战略思维、系统观念、集成办法去思考问题,找到结合点、找准突破口,对调研结果加强综合辨析,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中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开方”就是要推动调研成果高效转化应用,通过通盘谋划、综合考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出能够真正化解难点堵点的思路办法,运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跟踪措施,对问题解决情况一抓到底,确保调研结果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 王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