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倾心引才的诚意、悉心用才的智慧、精心留才的温度,构建“近悦远来”的一流人才生态,奏响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时代强音。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新时代人才工作需以“伯乐慧眼”做好引才文章,立足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精准绘制“产业人才地图”,构建“大赛引才、项目聚才、以才荐才、市场化引才”联动机制,精准招引一批“高精尖缺”产业领军人才,聚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头雁效应”,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反应。前瞻布局青年学生和技能人才队伍,深化校地企“双百对接”,构建产教融合“技能生态圈”,打造青年实习创业“一站式港湾”,引育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大国工匠”。
新时代人才工作需以“破壁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淡化人才政策在全职、户籍、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束缚,创新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旋转门”机制,如从企业遴选优秀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从高校、科研院所遴选专家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实施人才科技项目“一评两认”机制,打通产学研融合“最后一公里”。畅通人才“柔性流动”渠道,完善科技特派员、知识产权服务专员、产业链首席科学家等制度,探索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鼓励高层次人才跨单位、跨领域协同攻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新时代人才工作需以“绣花功夫”织密服务保障网,聚焦人才“关键小事”,构建覆盖“衣食住行教医养”全周期服务体系,营造宜居宜业环境。积极探索人才购房“先租后售”、子女“全龄段”托管托育等暖心举措,切实化解人才“安居难”“带娃难”等问题。持续升级金融支持、出入境便利等“人才服务十件实事”,依托人才码打造“一码畅享”智慧服务矩阵,实现人才创业、住房、医疗等需求“码上通办”。注重人文关怀与情感联结,紧扣重要节假日,举办青年人才马拉松、中秋联谊会等活动,让人才在“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情中,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美美与共。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新时代人才工作者肩负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光荣使命,当以“周公吐哺”的至诚、“十年磨剑”的韧劲、“栽梧引凤”的匠心,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锻造智力引擎,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人才基石。(作者:李玥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