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中城绿洁集团爱心筑梦 凉山小学教育蜕变书写公益新篇

在大凉山深处的四川省冕宁县若水镇,一所曾因贫困而在牛圈里诞生的乡村小学,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教育变革。中城绿洁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绿洁”)在董事长薛国强的带领下,在“山那边爱心公益活动”发起人孙洁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以两次关键的公益投入,为这所承载着留守儿童希望的爱荷心启小学铺就了一条从教育洼地到区域标杆的蜕变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620170203

中城绿洁董事长薛国强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爱荷心启小学全体师生合影

2023年8月,中城绿洁董事长薛国强第一次来到大凉山,在与爱荷心启小学领导和老师们的交流座谈中,面对匮乏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薛国强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斩钉截铁地提出了,“我们既然走进了学校,想帮助学生们走出大山,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捐钱捐物上,要真正地让学生们接受到好的教育。支教老师来了又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帮忙就要帮到底,一定要通过远程教育和课堂授课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让山区的孩子们实现与北上广城市的同步教学。”

言出必行,许之必做。中城绿洁投入9万余元,并参与设计和建设了网络平台授课系统,这不仅是一套电教设备,更成为一道打破大山阻隔的知识桥梁。

2023年9月,当爱荷心启小学的教室里第一次亮起高清电子屏时,彝族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与懵懂,如今已化作全乡统考榜首的自信光芒。这套系统搭建起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优质师资与凉山学子的实时连线课堂。每周20余节同步课程中,来自一线城市的语文名师用绘本故事激发阅读兴趣,数学特级教师以动画模型解析抽象概念,英语外教通过互动游戏点燃口语热情。在这种沉浸式教学中,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教师用担当与责任,让原本连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的彝族学生,在半年内实现了全科成绩的跨越式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620091753

爱荷心启小学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进行远程网络授课

“以前全乡考试我们总是倒数,现在语文平均分提高了42分,数学平均分提高了38分,英语从零基础到平均分76分。”爱荷心启小学名誉校长黄红斌指着墙上的成绩单感慨,“去年全乡统测,我们学校从21所小学中脱颖而出,拿下了总分第一。”数据显示,实施网络教学前,该校优秀率不足5%,如今已达68%,及格率从32%提升至100%。

教育质量的飞跃带来了学生数量的激增,从原本150人扩展至250人,其中80%是孤儿、单亲或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中,最远的需每天徒步7-8公里山路求学,清晨5点出发、晚上7点归家是常态。

2025年6月,在中城绿洁董事长薛国强和黄红斌校长的号召动员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筹集资金数额累计60余万元,启动了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这座3层宿舍楼,建设规划共18间寝室、每层配备独立阅览室、每间配备8张床位,可容纳144名学生同时入住,每层配备独立卫生间、淋浴房和洗漱间。“住校后,孩子们每天能多上3小时晚自习,还能参加书法、绘画兴趣班。”支教老师阿都拉散子比划着,“以前放学就得赶路,现在晚上能跟着屏幕学英语儿歌。”

据薛国强介绍,他们算过一笔账,按照徒步上学行走时间计算,每个孩子每天少走15公里,一年就能节省近450小时学习时间。

在新宿舍楼奠基仪式上,薛国强指出,“宿舍楼的窗户一定要朝南,更要宽敞明亮,让孩子们冬天可以晒到太阳。墙面要用厚度10公分以上的保温板,做到冬暖夏凉,即使冬季山里的夜再冷,孩子们也能睡个暖觉。”

微信图片_20250620093120

爱荷心启小学宿舍楼工程举行奠基仪式

微信图片_20250620153218

爱荷心启小学校长黄红斌与社会爱心人士在施工现场合影

除了对校园的硬件投入,中城绿洁发起全员“首善有我”献爱心捐款活动。在公司的号召下,员工们积极踊跃参与,并走进大凉山,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入手,帮助学生能够丰富眼界,增长见识,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让山区的孩子们真正成长起来。

在中城绿洁的“公益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回信。四年级学生达久布合在信中画了一幅画:左边是自己背着书包走在山路上,右边是坐在明亮教室看屏幕上课,中间用彩虹桥连接。“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工整的汉字信。”中城绿洁办公室主任刘小波说,她在师徒计划日记里写道:“当看到孩子们用流利普通话辩论‘科技是否改变生活’时,突然明白公益不是施舍,而是点燃火种。”

在爱荷心启小学的荣誉室里,除了统考榜首的锦旗,还有一面“公益创新奖”格外醒目。中城绿洁将建筑领域的专业能力融入公益——宿舍楼采用模块化施工,比传统方式节省30%工期;网络系统预留了AI教学接口,为未来智慧教育升级铺路。“企业做公益,要发挥自身专长。”中城绿洁董事长薛国强在捐赠仪式上分享,“我们不是简单捐钱,而是用建筑人的严谨,为教育公平搭建‘承重墙’。”这种专业主义让公益产生持续价值。2025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爱荷心启小学毕业生罗林斩获拳击冠军,她在采访中特别提到:“是网络课堂让我学会时间管理,白天上课、晚上训练,两边都没耽误。”而中城绿洁的员工培训体系里,“凉山支教”已成为新员工必修课。

图片3

爱荷心启小学毕业生罗林斩获拳击冠军

清晨7点,爱荷心启小学的网络课堂准时开启。三年级学生们跟着上海的音乐老师学唱《萱草花》,宿舍楼工地上的钢筋碰撞声与歌声交织成奇特的交响。窗台上,学校创始人倮伍补哈校长种下的向日葵长势正好,金黄的花盘朝着电子屏的方向——那里,城市的阳光正通过光纤,照亮大山深处的课桌。

“我们算过,等宿舍楼建成,每年能让144个孩子多获得1.6万小时学习机会。”中城绿洁董事长薛国强望着远山,“这不仅是盖一栋楼、装一套设备,而是要让每个孩子相信:山再高,高不过屏幕里的知识;路再远,远不及梦想的翅膀。”

中城绿洁的公益实践证明,当企业将社会责任与专业能力结合,就能创造超越经济价值的社会创新——一块屏幕连接的不仅是课堂,更是改变命运的通道;一栋宿舍承载的不仅是睡眠,更是追逐梦想的起点。

微信图片_202506200918093

中城绿洁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国强同学生们合影

在大凉山的晨曦中,爱荷心启小学的孩子们正通过网络课堂与上海的学生同步朗读课文,宿舍楼的工地上传来钢筋碰撞的节奏声。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场景:当企业的爱心与教育的智慧相遇,便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最蓬勃的生命。正如中城绿洁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国强在捐赠仪式上所说:“我们种下的不只是一栋楼、一套设备,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点亮人生的火种。”(任能旺)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