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三伏始。古人深知“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有“三伏天练精兵”的传统。炎炎烈日下的挥汗如雨,恰是对体魄与意志的考验;年轻干部不经一番基层一线的“火热实践”与急难险重的“滚烫挑战”,何以淬炼出堪当大任的真金质地?
扎根“热土地”,在基层一线“蹲苗”成长。三伏天的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与养分才能拔节生长。年轻干部同样离不开基层这一“三伏练兵场”,需如作物般深扎根系,在基层中多沾点“泥土味”。要学会走出空调房,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出步子,开展蹲点式调研而非打卡式走访。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年轻干部只有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多到基层去,多到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了解和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才能真正听懂方言、读懂民心、深深扎根,打通基层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直面“热挑战”,于急难险重锤炼担当。炎热最能考验作物耐力,急难险重任务最能锤炼干部担当。勇于担当,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直面矛盾,跳进矛盾漩涡中去解决问题。面对工作中的具体矛盾,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气神,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决不能在困难挑战面前畏难缴械。要敢于到困难大、怨气重、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敢钻“矛盾窝”,多办“棘手事”,啃下“硬骨头”。年轻干部只有在群众工作的汗水中、解决难题的磨砺中、应急处突的紧张中,才能让担当的肩膀在“烈日”下结实起来。
熔铸“热定力”,在纷繁局面“百炼成金”。小暑时节,气象复杂多变,旱涝交织时有发生。年轻干部成长之路同样不会一帆风顺,既需在顺境中锐意进取,更需在困境里保持磐石定力。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年轻干部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不被恐慌情绪所左右,迅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在面临各种荣誉和诱惑时,要戒骄戒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不为短期利益或外界杂音所动摇。年轻干部唯有如小暑时节的作物,在高温下保持内在水分,在风雨中稳住自身根基,练就“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内核,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最终在“大暑”般严峻的考验面前淬炼成金,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作者:张舒,中共绍兴市越城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