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和农村事业发展的坚实支撑,唯有让人才“归乡筑梦”,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才能促进乡村“破茧腾飞”,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厚植乡情纽带,吸引人才归乡。故乡的炊烟,是游子心中永恒的牵挂;乡土的呼唤,是人才归乡动人的旋律。本土人才生于斯长于斯,是乡村最深沉的力量,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无论走得多远,心中总有一片柔软留给故乡。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眷恋,情感始终是连接人才与故乡的精神纽带。基层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份浓厚的乡情,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特色活动,向在外人才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唤起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反哺家乡的热情。
完善政策体系,筑牢留才基石。政策是吸引人才归乡的“梧桐树”,是留住人才的“强磁场”。完善的政策体系,不仅能为人才提供物质保障,更能为其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着产业升级、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等诸多挑战,也孕育着无数发展机遇。只有以优厚的政策吸引人才,以广阔的舞台成就人才,才能让乡村成为人才施展抱负的热土。要制定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资金扶持、税收优惠、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归乡人才创业提供便利。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乡村的生活品质,让人才愿意留下来。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人才提供定期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能力,更好地适应乡村发展需求。
优化人才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更要用得好。良好的人才生态,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是创新创造的源泉。当乡村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才便能在这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从田间地头的技术创新,到乡村文旅的创意开发;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业态的蓬勃兴起——人才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能够不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学历、唯职称的桎梏,以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给予人才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认可。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鼓励人才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对创新过程中的失败给予宽容和理解,让人才能够轻装上阵、放手一搏。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激发创新灵感,形成人才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让人才“归乡筑梦”,是促进乡村“破茧腾飞”的必由之路。吸引、留住各类人才,让人才在乡村大地上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乡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王婧琪 都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