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奋力书写作风建设的青春篇章

“做文艺战线一颗螺丝钉”不单是朴素的职业信条,更是灵魂深处的忠诚印章。“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就尽心尽力做好什么。”游本昌同志的追求恰恰是对此最朴素的回响——不贪图闪光之华丽,唯求扎根之坚实,在文艺的沃土里默默耕耘。这种纯粹的忠诚与专注,本身就是作风建设在个体生命中最本真的实践与最深刻的映照。

“觉得不够”这一句自白,是游本昌内心信仰的炽热燃烧。他虽逾九旬高龄,舞台生命依然蓬勃跃动,艺术创作仍然锐意争先,此非寻常意义上的“不知老”,实为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对宗旨信仰的终身奔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开宗明义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游本昌同志终身践行的,不也正是此种永不停歇的追求?其生命轨迹印证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句话并非抽象理念,而是无数个体用全部心力与热情熔铸而成的精神实体。九十二载光阴不减赤诚本色——这样的生命姿态与精神品格所蕴藏的力量,比任何口号都更震撼青年心灵。

游老以其耄耋之年的实际行动,为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敲响了一记清亮的“成人礼”钟声。

游本昌前辈高举的右手,既是终其一生对信仰忠诚的庄严总结,也是对后来者无声却力量磅礴的召唤:青年一代作为新时代奋斗主力,当主动接过作风建设的接力棒。

青年干部要擦亮理想信念这面“镜子”。我们应将对党的忠诚融进血脉,以初心照亮前行的每一步。唯有常拂思想之尘、常思为政之责,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中不移志向,守护红色血脉薪火永传。

青年干部要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作风建设没有真空时区。应当时刻把党章党纪视为镜鉴与指南,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唯有主动置身于监督的阳光之下,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青春之路方能坦荡如砥,不为歧途所惑。

青年干部要磨砺实干担当这把“锐器”。作风建设终须落到实处。青年当激发“赶考”的清醒与坚定,在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攻坚战场挺身而出,面对群众急难愁盼勇于担当作为。唯有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抓落实,才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与历史检验的青春实绩。

当九十二岁的拳拳誓言成为千万青年干部奋斗的起点,这个“信仰的坐标”便拥有了穿越时空的伟力。

新时代青年必将在作风建设的接力赛中疾步奔跑,熔铸对理想信念的如磐之忠、炼就对纪律约束的高度警醒、锻造出实干奋斗的锐利锋芒。(吴献)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