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调查研究需“深”字当头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提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五字诀”,即“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五字诀”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深”,是决定调研质量的关键前提。党员干部要把党的“传家宝”用好用活,深入群众、深层探究、深度落实,有效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与难题。

“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调查研究绝非蜻蜓点水式的“打卡”,而应是扎进基层的全身心感悟。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小巷,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真诚交心,才能走入群众内心。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只有真正“蹲下去”,深入到群众中,才能发现那些高处看不到的问题,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心话,找准问题的病根,为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养成细致、扎实的作风,才能探求真知、破解难题。面对复杂问题,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要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多追问“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善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从多角度抽丝剥茧、追根溯源,在层层剖析中弄清来龙去脉,在反复印证中还原事实原貌。秉持“脱石见玉质”的细劲,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准鉴别“干货”与“水分”;对群众反馈的问题,要由表及里、查深查准,精准区分“真心话”与“场面话”。通过合理质疑、明辨审思,以“显微镜”式的细致功夫剔除杂音、校准偏差,确保调研结论真实可靠。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的价值在于取得实效。调研报告不能流于形式,而要拿出实招。党员干部要穿透数据表象探寻内在规律,更要紧扣实践需求,提出可操作、能落地的真招实策。要敢于创新思维,破除路径依赖,勇于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拿出硬措施、好招数,坚决杜绝“资料堆砌成山、报告束之高阁”。更要以“事不避难”的担当,让调研成果真正成为撬动发展的“支点”,在“解民忧、纾民困”的实效中彰显调研的“真章”,切实将调查研究的成果深度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作者:魏露)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