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更见党性。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吃心”不改、酒瘾难除,甚至用“小事小节论”为违规吃喝找借口、作开脱,表面看是没有管住嘴,根子上是没能守住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警惕,“小事小节”绝非“细枝末节”,而是见人品、识党性、察作风的一面镜子。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日常生活如此,党的作风建设亦如此。案例表明,党员干部的腐化变质往往都是从一杯酒、一支烟、一顿饭开始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恩小惠,从小事小节“首次破例”演变为“下不为例”,从不知不觉“形成惯例”到最后沦为“沉重案例”。广大党员干部切勿因“小事小节”由小坐大,而要以“小事小节”镜鉴涤尘,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敬畏党纪国法、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认识评价党的事业和党员干部,讲得最多的就是作风,印象最深的都是细节,广大党员干部要谨防“小事小节”因小失大。当前,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都很具体,不能以“老经验”“小事情”简单对应、敷衍应付,要一一回应、科学分类、具体解决,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群众厌恶的小问题演变成影响干群关系之弊。要切实搞好“开门教育”,真正推开门、迈开腿,拒绝“手机调研”“电话查摆”,而要深入群众之中听实话、见能人、取真经。群众在乎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真功、硬功、苦功,以“解剖麻雀”的态度和“蹲下去看蚂蚁”的钻研精神,扎到困难群众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出实招、想妙招、谋真招,让基层“好点子”变政策“金果子”。
作风建设不是“高空作业”,更不是一阵风,要坚定守好“小事小节”积小胜为大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意识,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现象一个现象纠治,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促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小节不慎、大节难保,要时刻保持警惕,从不迟到早退、不接受一次吃请等小事做起,小过即问、小错即纠,以“早察”“早补”“快补”的坚决行动防止不良风气滋长蔓延。要坚决克服“作风是小事、违纪是小节、违法才处理”等心理误区,自觉把自己的言行置于监督之中,习惯在监督的环境里工作、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履职、习惯在清新的风气中生活,在一件件“小事”中划红线、明界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陈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