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92岁的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游本昌同志以七十余年艺术生涯为纸、以一生向党之心为墨,书写了一部关于忠诚、奉献与终身奋斗的生动教材,为我们在基层岗位上如何走好“一生赶考路”树起了巍峨的精神路标。
从他“七十年自省如一日”中,学会“用生命长度丈量信仰高度”。信仰的种子,早在1949年便已深植于少年游本昌的心田。当目睹解放军露宿街头却不扰民分毫的严明纪律,强烈的对比让他深信,唯有这样的政党才能重塑民族灵魂。纵使历经岁月磨洗,这颗信仰的种子从未枯萎,七十多年来他无数次叩问内心,“我做得够不够?离合格党员的标准还有多远?”这份近乎苛责的自省,使他将入党心愿深藏心底,却从未停止向党的步履。91岁时,那21页工整有力的入党申请书,每一笔一划都是信仰纯度在漫长时光里反复淬炼的结晶。这昭示我们:真正的忠诚信仰,并非一时的澎湃热血,而是如磐石般历经岁月冲刷愈显坚定。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秉承“对党忠诚”的理想追求,怀揣“对党忠诚”的一身正气,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从他“以文艺化导人心”中,学会“将人民情怀铸就为精神基因”。无论是在《济公》中“济世为公”的道济和尚,还是《繁花》中饱含沧桑智慧的“爷叔”,游本昌始终秉持“以文艺化导人心”的崇高信念。即便饰演《大雷雨》中无名无姓的农奴,他也查阅19本书籍精心揣摩;为演弘一法师,甚至闭关斋戒到形销骨立。他深知,舞台之上无小角色,只有对人民的赤诚大义。他将艺术生命深深扎根于人民土壤,坚持“戏要为人民说话”。成名后的他从未迷失于浮华,而是将大部分收入默默投向乡村孩子的戏剧美育工程,让艺术之光照进更多渴求的心灵。这昭示我们:服务人民永无止境,艺术如此,基层工作更是如此。因此,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最接近人民群众的泥土上倾听民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从他“皓首丹心映征程”中,学会“以终身奋斗诠释党员本色”。2023年3月,90岁的游本昌出席了电视剧品质盛典,在获得“品质巨匠”称号时,他戏称自己为“90后”,并说“我愿意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他以“人生如登山”为座右铭,用一生告诉年轻后辈,“往上一步是一步”才是奋斗的真谛。这昭示我们:终身奋斗的过程是党员干部磨砺能力、提升本领的必经之路,是时代赋予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主动强化基层实践锻炼,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到重大任务重大斗争最前沿,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青年党员干部要承继游本昌同志赤子情怀,将“一生赶考”的自觉熔铸于日常,于终身学习征途上强本领、于服务群众点滴中见忠诚、于攻坚克难关键处显担当。唯有如此,方能在新时代的壮阔舞台上,让每一片基层沃土都因党员先锋的躬身耕耘而绽放盎然生机,以万千平凡身影共同谱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信仰华章。
(浙江省淳安县姜家镇人民政府 彭尧 汪燕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