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淬炼“公实严”作风 答好基层赶考卷

新征程上,作为扎根基层的选调生,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答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作风考卷。

以“公”为底色,铸牢为民初心,锤炼政治忠诚。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是公、私二字。年轻干部须铭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私用”的纪律要求。面对征地拆迁、低保评议等敏感事项,必须坚持“公”字当头、“实”字筑基,以群众利益为施策基准线。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既要守住纪律底线,更要架起民心桥梁。

以“实”为本色,深入基层一线,厚植为民情怀。密切联系群众是作风建设的核心命题。中央八项规定以精简会议、规范调研等具体举措入手,着力打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选调生身处基层一线,是政策落实的“末梢神经”和作风感知的“前沿窗口”,必须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基本功。要主动破除“办公室思维”,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扑下身子倾听民意,比如,有的青年干部走村入户宣讲普惠政策时,同步收集民意诉求;也有的青年干部开设直播,既解决农产品销路又架设干群连心桥。这些“小切口”实践生动诠释了作风建设的大文章,让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中感知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以“严”为成色,推进自我革命,锻造过硬作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从“徙木立信”走向“化风为俗”,关键在于我们党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推进自我革命。选调生作为基层治理“生力军”,既要以“监督员”身份紧盯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与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在群众关切领域织密防控网络,又要以“宣传员”定位创新警示载体,通过制作警示教育片、编发典型案例汇编等方式,推动“八小时外”监督向家庭延伸。要让慎独慎微、自警自省成为一种习惯;要让知敬知畏、守规守矩成为一种品格;要让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擦亮初心,用一身干净、一心为公彰显对党最大的忠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新时代选调生当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在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践行“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要求,让清正廉洁的作风之花开遍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田野。

(作者:潘鑫,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 )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