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短短数百字,却如一声惊雷,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新篇章。2025年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绝非一时之举,而是固本培元、筑牢防线的永恒课题。只有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时刻警醒风险犹存。我们党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努力,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必须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呈现出一些新变种、新动向,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过度依赖APP、打卡留痕;脱离实际的“新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景观亮化”等;“精致走账”的隐形变异报销违规费用;调研“盆景化”、服务群众“推绕拖”等,有些甚至穿上“马甲”,更具迷惑性。学习教育就是要及时揭示这些新表现、新特点,引导党员干部擦亮眼睛,认清其本质危害,破除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始终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度警惕。
系统把握精髓要义。学习教育,不能止步于条文背诵,更要我们深入理解其蕴含的深刻政治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剑指脱离群众、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顽瘴痼疾,体现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以上率下”的担当,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展现了刀刃向内的巨大政治勇气。聚焦“久久为功”的韧劲,党的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教育要传递“常”“长”二字的深刻含义,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情绪,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形成“化风成俗”的境界,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学习教育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纪律约束升华为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着力推动学用结合。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学习教育要融入日常管理监督,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等环节,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学习教育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引导党员干部聚焦主责主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的实际行动。要涵养清廉政治生态,持续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学习教育滋养初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作风建设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学习教育这门课,任何时候都不能停。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持续深化学习教育,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