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富川:探索“三个三”模式 打造省际人大区域协作新样板

富川瑶族自治县辖7个乡(镇)28个行政村133个自然村寨,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回龙圩管理区相邻,省际边界线长达182公里。桂湘省际边界地区山水相连、民俗相近、语言相通,经贸往来频繁、人文交流密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省际边界地区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协同化低、矛盾纠纷调处难等问题。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贺州市人大“强作风,善落实,争做全区人大系统排头兵”行动部署要求,探索“三个三”模式,主动加强对外沟通联系,积极开展人大工作交流,共建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化代表履职协作,打造省际人大区域协作新样板,助推省际边界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立“三项机制”,推进省际人大区域协作走深走实

建立省际人大区域协作工作机制。紧扣区域协作“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重点协作事项,先后与湖南江永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座谈会16次,研究讨论并完善区域合作联席会议、日常沟通联络、联动监督、协同开展代表活动、信息通报交流等协作机制5项,进一步强化分工合作、整体联动、相互赋能、相互支持,把各自优势变成共同优势,以人大之力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2022年,分别与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签订《江永—富川省际人大区域合作共建协议》《江华—富川省际人大区域合作共建协议》,为推进省际人大区域协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建立乡镇人大区域协作工作机制。按照“制度联建、要事联商、专题负责”议事原则,从增进友谊、促进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分别组织两地相邻19个乡镇人大共同探讨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制定《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涵盖联络站工作、活动、学习、调研、监督等方面9项制度,为联络站规范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富川与湖南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建设有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点)23个,其中富川境内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7个、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点2个。

建立职能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富川、江永、江华三县职能部门联动履职,整合资源、多方协同、汇聚合力,充分释放叠加效应和整体优势。截至目前,富川与湖南江永、江华签订《湘桂省际边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框架协议》《湘桂省际边界互联互通协作框架协议》《省际边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省际边界平安建设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等5个协议,在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区域合作、交通互联互通、平安建设等方面加强三县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聚焦“三个协同”,推进省际人大区域协作有质有效

协同推进法治建设,助力区域社会治理。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条例》执法检查,提出“加大省际边界区域普法宣传力度”的审议意见,推动县职能部门和边界乡镇人民政府开展22场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为省际边界地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开展省际区域公安派出所工作情况调研,提出健全防控网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等3条建议,推动公安机关加大敏感时节巡逻力度,筑牢省际边界区域平安稳定。开展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调研,向自治县检察院提出《加强公益诉讼 促进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推动自治县检察院深化区域检察协作,分别与湖南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签署了跨区域协作机制,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助推省际边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保共治。

协同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助力区域乡村全面振兴。依托省际边界地区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充分发挥省际边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合作机制作用,强化“旅游联盟+文旅市场”互动,推动岔山、秀水、福溪与江永县上甘棠、勾蓝瑶寨等村加强旅游工作互访,组成旅游联盟,合力打造省际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进两地文化旅游业共赢发展、高质量发展。湘桂省际边界区域乡镇人大主席团依托春节、“三月三”、端午节等节庆,组织开展了省际边界篮球友谊赛、公共文化惠民演出等文化交流活动30余次,其中包括火把节、耍春牛、芦笙长鼓舞、蝴蝶歌、啦咧香、溜喉歌、油沐歌堂歌等非遗文化传承演出活动17次,有力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进步。

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区域乡村道路互联互通。聚焦省际边界地区交通断点、节点、堵点,加强调查研究,召开会议加强协商研讨,提出打通边界道路建议10个,不断补齐边界地区基础设施短板。2022年以来,与湖南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推进民族地区交通建设座谈会、协调会13次,协力监督县直部门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推动富川朝东镇岔山至江永桃川镇大地坪、富川朝东镇福溪至江永兰溪乡石盘、富川新华乡凉井至江华涛圩镇猪头山、富川新华乡山塘面至江华大石桥乡马面山、富川麦岭镇新山贵至江永松柏瑶族乡莲花岗等8条跨区域乡村道路公路实现“互联互通”,为湘桂省际边界区域12000多名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出行条件,助推省际边界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强化“三个联合”,促进省际边界人大代表高效履职

联合开展活动,促进民族交流交融围绕促进省际边界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开展省际边界人大代表联合视察、交流互访等活动,共商共议跨区域发展事宜,不断提升省际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2年以来,省际边界乡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70余次,代表视察活动23次;驻站省际人大代表联合举办“农具节”“三月三”“植树活动”等各类大型民间交流交融活动35场次。

联合开展调研,汇聚产业发展合力。利用富川与湖南江永、江华交界乡镇特色产业兴旺、农村经纪人活跃等优势,组织省际驻站人大代表围绕土地流转、生猪养殖、脐橙种植、香芋产业、蔬菜种植等开展调研,形成区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1篇,召开专题产业发展研判会议39次,共同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4份。如,2025年5月,麦岭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180余人到湖南回龙圩管理区回龙圩镇永济亭村参加“桃园采摘季 湘桂一家亲”系列活动,通过以桃为约、以球为盟、以舞为美、以菜为媒,进一步深化省际边界人民群众交流,助推省际边界产业协同发展。

联合开展调解,共筑省际平安边界。依托省际代表联络站,全面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以及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常态化组织代表联合开展普法宣传、矛盾调节、治安联防等活动,联合化解省际边界矛盾纠纷,全方位推进诉源治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22年以来,毗邻乡镇人大主席团及驻站代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60余场次,走访排查矛盾纠纷500余人次,排查出矛盾纠纷线索58条,化解跨区域纠纷28起;推动“五联三通”省际边界治理模式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穿针引线”化解省际边界土地山林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新华乡湖广村、石家乡坪珠村“和谐大道”成为湘桂边界的民族团结交融样本、省际边界治理典范。(富川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黎灵青)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