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干部的境界格局、忠诚度廉洁度是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想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干部,就要丰富考察方式,跳出“一时一地”,把那些对党忠诚、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干部的日常表现,就是言行的“记实本”、工作的“信息库”。组织部门要把干部表现汇集起来,透过“人在事中的状态”和“事后人做的贡献”看过程和结果,透过“八小时内的表现”和“八小时外的情况”看人前和人后,透过“自己评的”和“他人评的”看话里和话外,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关键信息,做到据实考、以事论,获得鲜活、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信访、审计等部门的贯通协同,动态更新与维护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干部的综合分析研判,确保平时有数、评时有据,提高考察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识别干部,既要察在经常,也要考在一线。越是大事难事,越是紧要关头,越能集中反映干部的意志品质、为民观念,越能看出干部的思想差距、素养高低。要把重点项目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一线作为分析研判干部的“主战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零距离接触干部、嵌入式考察干部、多渠道了解干部,全方位“扫描”其表现。把“扛起的责任、顶住的风险、破解的问题、落实的情况”作为甄别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谈、看、查、测”等方式掌握干部党性原则、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基层反响,用一线实例实情实绩将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具象化,调整修正干部“画像”,看清“庐山真面目”。
识别干部,既要了解现在,也要了解过去。要开展“回头看”,采取回溯跟踪、对比印证的方式,查阅资料、听取评价、了解奖惩,辩证分析、正确审视,全面了解干部在原单位任职期间的实际表现和真实情况。看干部干的是哪些事,把位轻与位重、年轻与年老、顺境与逆境时的表现结合起来看,识别干部是否存在拈轻怕重的“撂担”现象,是否存在有利就争、无利则推的“两面”做派,是否存在心随境转、事随境迁的“善变”行为,能否做到始终如一。看干部干成了哪些事,坚持显绩潜绩一起考,听离任后的群众口碑,仔细研判干部所做的抓眼前、求当下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看能不能稳扎稳打、注重实效,掌握其品性本质。
识别干部是一门学问,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拓展“考察半径”,深入了解干部过往与现在、为官和做人、优点与缺点、外在与内在,多下“交换、比较、反复”的功夫,勾勒出干部的立体形象,才能真正鉴别出其党性强不强,考准考实干部的内在品质。(作者:郭素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