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长治“三河一渠”

碧水长流的幸福乐章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浊漳河南源的水面上,泛起细碎金鳞。岸边芦苇丛中,白鹭振翅掠过,惊起层层涟漪。沿着亲水步道晨跑的市民李女士放缓脚步,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幕:“以前这里污水横流,现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孩子特别喜欢来这里认识花草,观察水鸟。”

近年来,长治市持续推进“三河一渠”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通过河道清淤、生态护坡、湿地修复等系统性工程,让曾经浑浊的河道重现清澈,沿岸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形成了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景观带。目前,“三河一渠”流域内已发现多种珍稀鸟类栖息,生态系统日趋完善。

生态底色的提升,催生出多元公共服务场景。长治市同步完善了“三河一渠”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沿河修建了智慧健身步道,配备了休闲座椅、观景平台、公共厕所等设施;引入MABR膜净化强化系统24小时不间断净化水质;沿途设置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空气质量、运动里程等数据;每隔300米一处的智能驿站,配备饮水机、急救箱等便民设施,并建设多个生态停车场。“我们以‘三河一渠’为纽带,打造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漫步“三河一渠”,映入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水中鱼儿自在游弋;河岸两侧,绿树成荫,各类花卉四季交替绽放,构建起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生态廊道。“三河一渠”已然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晨,阳光洒在河面上,晨跑爱好者沿着河边步道尽情奔跑,享受清新空气与自然美景带来的惬意;傍晚,华灯初上,一家人漫步河边,孩童嬉笑玩耍,老人悠闲散步,尽享天伦之乐。

从曾经的生态短板,转变为城市生态名片,“三河一渠”已成为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的双赢典范。未来,长治市将继续在精细化、精准化、人性化管护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三河一渠”文旅融合项目,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让这条绿色长廊真正成为市民的幸福生活带。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