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解码中央八项规定中的“常”与时代之“变”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其精神内核始终如一,而其落实则随时代要求深化拓展。从思想认知的深化到实践领域的延伸,从政治生态的重塑到制度根基的巩固,其演进逻辑环环相扣——以坚守初心使命为根本,以靶向精准治理为路径,以制度刚性约束为支撑,以优化政治生态为目标,共同构建起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深刻把握这一逻辑,在顺应时代之“变”中破解新题难题,更在坚守永恒之“常”中筑牢制度根基,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戒尺”常在,认知升华。中央八项规定甫一出台,即树立起划清公权私利边界的鲜明“戒尺”。制度约束看似让权力“缩水”,实则引导干部行为回归为民服务的本质。十余年坚持不懈,“被动遵守”已升华为“行动自觉”,而“戒尺”的刚性警示始终高悬。最持久的动力源于最赤诚的初心。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通过常态化教育、案例警示、专题培训、廉政谈话等方式,筑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防线,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担当作为,永葆政治定力。

“靶心”不移,战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始终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严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遏制“车轮上的腐败”到打击“会所里的歪风”,斗争领域随时代发展动态调整,但“靶心”始终对准损害群众利益的顽瘴痼疾,精准回应群众关切。新征程上,要始终坚定“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就整治什么”的价值追求,构建“群众点题、纪委破题、制度解题”的闭环机制,畅通“线上+线下”监督渠道,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与“服务送到群众心坎”有机统一,永葆鱼水深情。

意志如磐,数据为证。“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决心坚如磐石。从“管住关键少数”到“监督全面覆盖”,从严查个案到深化标本兼治,作风建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查处数据的变化,印证了作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强化数据赋能监督,通过横向对比、趋势分析锁定高风险领域,利用AI识别、区块链技术追踪异常消费记录,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持续激浊扬清。确保文风会风改进不止、“打虎”“拍蝇”力度不减,永葆风清气正。

“基因”永续,生态焕新。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实施,深刻重塑了政治生态:部分干部从“酒局应酬”回归“书桌学习”,基层从“痕迹管理”转向“实绩考核”,群众从“冷眼旁观”变为“主动监督”。在这股清流涤荡之下,党的“红色基因”愈发鲜明。“焦裕禄精神”“杨善洲事迹”等榜样力量,正是对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等永恒底色的生动诠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央八项规定将继续以不变的执着守护党的生命线。要真正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自觉,体现于一言一行、落实到一职一位,共同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让赶考初心永恒闪耀。(鹰潭市余江区洪湖乡人民政府 杨志梁)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