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控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管委会+公司”模式下的北京经开区市场化建设运营主体,积极统筹探索国企党建、平台党建、产业党建,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新城运营商全链条业务体系持续升级,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北京经开区建设新质生产力典范区构建了有力支撑。
以国企党建为主导,筑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和“魂”
以政治引领明方向。建立完善党委“第一议题”制度,打通从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到跟踪督办、报告反馈的闭环链条,第一时间研究、决策和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公司党委坚持开展“业务联动”,将“学习课堂”搬到“项目现场”,开展干部人才党性教育和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红色记忆”等六大学习教育阵地,落地北京市首家“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调研基地”,推出党建IP党小友“讲理论”“讲党史”等系列微视频,确保上下坚定信心,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以组织引领强根基。落实党委前置研究,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着眼于“队伍强起来”“组织建起来”,推动基层组织“应建尽建”“应换尽换”,保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形有效覆盖。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建立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公司“总部管总、条线主建、子公司主战”的管控模式,激发组织活力,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以品牌引领聚合力。公司党委将培育和创建党建品牌作为提高国企党建引领作用,形成“1+N”党建品牌体系。“1”是亦庄控股党委主品牌“奋斗者的足迹”,“N”是各基层党组织广泛探索实践和研究总结各自特色的党建子品牌。在“奋斗者的足迹”主品牌引领下,各基层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谋划、推进、落实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二级党组织实现一企一品、一业一品,形成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如,“筑业、惟民”党建品牌带动项目参建单位多家联合、党建共建、发展共促。“亦控新青年”党建品牌打造“学、讲、行、智、善”工作体系,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从“一花独放”到“百花争春”,亦庄控股党建创新能力厚积薄发。
以平台党建为链接,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打造平台党建工作模式。公司党委立足特色产业平台基础,积极探索平台党建工作模式,拓展平台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和组织力,深化亦庄控股与平台企业间的联系。旗下亦庄盛元公司,以“党建链”赋能园区“服务链”,依托园区空间资源,打造集党建领航、人才荟聚、产业联动、企业服务、成果对接等多维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良好的形象、品质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推动优质项目落子布局。旗下经开股份公司,发起成立特色园区党建“护航”联盟,落地“护航”服务中心,以解决企业最现实、最急迫、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利用党建工作凝聚企业发展正能量,持续开展清单化的特色党建服务、陪伴式的企业成长服务、全天候的企业“护航”管家,等等,护航企业发展正增长,践行国有企业的担当。
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亦庄控股成立北京市首家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知联会”)和北京市首个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工作室,挂牌园区知联会工作站,形成以知联会为统领、以工作室为支撑、以工作站为服务的“一会一室一站”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思想引领、培养人才、建言献策、联谊交友”,团结汇聚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为首都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依托知联会及工作室,以建言专报的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区域建设、行业及企业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亦庄”方案。亦庄控股知联会被纳入北京统战社团共享基地和北京市共识教育实践教学基地。
以产业党建为牵引,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基谋远
落实服务国家战略的根本使命。深度参与集成电路信息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中芯京城新产线”等重点项目,助力解决国家信息技术领域“卡脖子”环节。在助力打造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中攻坚克难,建成“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打造自动驾驶“中国方案”。坚决扛起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责任,落地首个“监管沙盒”入盒案例实践,建成北京最大、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启动北京公共数据训练基地试点建设,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落实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公司坚持“管委会+公司”模式,搭平台、强链条、建生态,重组升级产业平台公司,探索形成“科技产业统筹部门+产业局+产业专班+平台公司+要素支撑”产业组织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全面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旗下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主导产业平台公司,积极拓展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党建联盟,共同探索和加强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服务党建,促进生物医药创新服务贯穿于生物医药研发和转化的全过程,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协同开发和建设北京医药创新公园,吸引跨国药企研发和创新中心入驻,服务保障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落地,服务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企业在北京经开区聚集。旗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航天等产业平台公司等聚焦关键领域,坚持外部引进与自身培养相结合,加大专业人才市场化招聘力度,全方面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将优秀干部配置到国有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激活发展源动力。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相继推动设立北京具身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机器人“硬件母平台、首个大模型+开源运控系统”软件母平台,服务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京成功举办。商业航天领域,服务建设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大街”,落地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各平台公司相继协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一系列高端产业论坛,有效凸显平台作用,全面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亦庄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