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通过精心组织与机制保障,引导广大老干部在文化传承、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领域焕发新活力,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的时代内涵,绘就了一幅“银发力量”深度参与、添彩基层善治的动人画卷。
文化浸润 银龄赋能让治理更有温度
吕梁市将老干部的红色基因、艺术才情与社区治理需求深度融合,打造以文化人的生动课堂。近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文艺演出中,老年大学学员们以器乐联奏、舞蹈、情景剧、模特走秀、柔力球表演、健身气舞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热情讴歌党的伟业、赞颂祖国繁荣。这不仅展现了老干部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积极风貌,更在艺术感染力中强化了党建引领作用和社区的价值认同。
中阳县老干部系统党委则将非遗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结合,通过“银龄剪纸传习课堂”构建文化共治平台。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刘文萍带领团队,以中阳剪纸为媒介,系统阐释非遗文化内涵,手把手指导社区居民创作团花剪纸。这一过程,既推动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使传统艺术成为凝聚社区情感、熔铸价值共识的柔性纽带,有效激活了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时代生命力。
专业反哺 银发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防线
汾阳市创新打造“老干部调解站”,将老干部的专业经验转化为化解基层矛盾的“金钥匙”。近日,由税务局、人社局、检察院三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建的老干部调解队,凭借扎实的政策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周二“定点坐诊”与随时“上门服务”双通道。他们既化解劳动争议、邻里纠纷等具体矛盾,更通过“以案说法”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普法效应,成为政策宣传的“扩音器”和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这种“专业+情怀”的调解模式,充分释放了银发人才的治理效能。税务系统老干部利用一线征管经验,快速厘清经济纠纷症结;人社系统退休干部以劳动仲裁专长,精准破解劳务争议;检察系统老同志则凭借法律监督经验,为复杂案件提供专业指导。三支队伍协同作战,构建起基层矛盾纠纷的“柔性缓冲带”,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银发智慧。
机制创新 银发智库推动治理现代化
吕梁实践的持久生命力,源于党建引领下的机制创新。中阳县老干部系统党委积极响应“四双”报到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与银发人才到社区报到的“双报到”服务长效机制,精准对接资源、项目、需求“三张清单”,切实推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由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刘文萍带领的25名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银龄传艺团”在南街社区完成文化志愿者注册报到,正是这一机制落地的生动体现。
更深层次看,吕梁市构建了一套“党建引领、银龄赋能”的长效机制。以艺术展演实现价值引领,有效激活了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时代生命力;在社区层面,借非遗传承构建治理共同体,推动非遗艺术与基层党建创新、社区治理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基层善治新模式;在专业层面,持续释放“银发智库”新效能,用经验优势化解基层矛盾。
银发智慧在基层的深度融入,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探索,更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他们以永不褪色的忠诚与智慧,在持续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之治”的基层实践注入了温暖而厚重的力量。(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