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积极探索创新,打破“法律高冷”的刻板印象,以“三化”举措打造法治宣传“亲民品牌”。
巧借节点,普法“常态化”。通过长期、稳定、渗透式普法,让陌生的法条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常识认知”。发挥法学会会员、普法志愿者团队、“法律明白人”等群体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公益性节日等20余个关键时间节点,依托法治文化公园、小区、市场、长廊等普法阵地,组织开展“法治礼包”“维权帮帮团”“集市摆摊”“茶话会”等“暖心式”普法活动,增强情感共鸣,提升接受度。
注重便捷,普法“掌上化”。通过聚焦不同的群体,利用“短、平、快”的手机普法方式,有效提升普法吸引力。充分利用“台安普法”微信公众号、“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微信工作群,每月推送“接地气”的“小剧场”“普法问答”“普法课堂”“齐参与答题”等内容60余条,确保“学法有用、用法有效”。其中推送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法治微视频,通过本地场景、情节和动态呈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齐抓共管,普法“全员化”。通过夯实责任、协同联动、考核倒逼等方式,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面,构建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让每个普法责任单位守好“责任田”,形成合力网。明确50余家普法单位共同普法责任,将普法宣传融入行业管理、服务和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营造“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各领域实实在在的普法成果。(鞍山市台安县司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