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关键角色。基层干部当常抱勤耕不辍的心志砥砺品学本领,笃定为民服务的初心增进民生福祉,用实干实绩担当换得人民幸福满意。
常怀“想干事”的态度。基层事业是勇敢者、实干家的事业,基层干部就应该不怕“折腾”,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让“想干事”成为基层干部必备的精神状态。要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不回避困难、不害怕矛盾、不推诿责任,即便“吃亏吃苦听骂声”,也绝不能“怕了溜了不干了”。要担起克难攻坚使命,顶住千钧压力,保持昂扬乐观心态,以敢啃“硬骨头”、勇破“娄山关”、善开“顶风船”的决心,时常深入一线聆听民声,真正俯下身子为民解题。要拿出“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从办成件件小事、赢得阵阵掌声中汲取幸福感、成就感,持续提振干事动力。
砥砺“干实事”的作风。做实一件事,赢得万民心。造福人民、让人民满意是“实事”的唯一信条。人民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要想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就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遵循社会规律,尊重人民实际,凡事先过一过“人民根本利益”这把千斤秤,打基础、管长远的“潜绩”要有所为,急功近利、求快求多的“显绩”要有所不为,要多走从基层来、到基层去的“远路”,多“添砖加瓦”。要始终围着人民转,在聊家常、话家事中摸真情、听真话,要和人民越走越近,不“端”着、不“板”着,要以人民视角理解政策、讲好政策、落实好政策,努力让政策“服水土、接地气、有人情味”。
练就“会干事”的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当一个“会干事”的基层干部,既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视野,也要有谋长远的本领;既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也要有“打破惯常”的创新思维;既要手脚能干,也要嘴巴能说。“干在实处”总会经历“干在难处”,面对千头万绪、千家万户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要思路清,想方设法应变,“摸着”问题导向、调查研究、系统观念、历史经验、法治底线等的“石头”蹚出契合具体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且能与时俱进、动态调整。二要能力强,保持“学”“干”两手抓的工作常态,贯通“学深悟透”与“实干笃行”;把握群众工作方法,待人真诚但不攀拉关系,灵活变通但不违背原则。三要效率高,做落实工作的“急性子”、达成目标的“一根筋”,自己能处理的事,立即做、立马干;需要协同合作的事,唱好“二人转”“大合唱”,相互支持事半功倍。(曹炳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