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方法论。锻长板就是持之以恒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用好比较优势,形成“长板效应”;补短板就是找准不足和弱项,不断化危为机、强基固本,防止“短板效应”。无论是锻长板,还是补短板,关键在于切实摸清发展“家底”,找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制定发展思路。
摸透“家底”,重在知劣势、明优势,准确把握“所需”与“所能”。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主客观、内外因等多维度深入分析发展劣势、突出矛盾,在广泛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中找准短板所在。另一方面要跳出地方看地方,在发展大局中找准长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明确战略定位,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拓展比较优势。例如,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宁夏地区,通过要素重组、技术赋能,化少雨劣势为冷凉蔬菜发展之长板、变荒凉短板为云计算散热优势,成功打造了特色产业优势。
从发展的角度看,短板既是薄弱点,又是潜力板、增长点。要转变“短板即不足”的固有观念,打破“扬长避短”的传统思路,将短板看作机遇、跳板和突破口,用积极主动的态度,聚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短板”。要发扬斗争精神,从痛点着眼、难处着手,以担当斗争的勇气,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补齐工作短板,拓展事业边界,稳步推进工作向善向好。
从变化的观点讲,长板也非一成不变。不日新者必日退。长板不加以重视,久而久之也会变短板。一方面要用好“先天禀赋”,争取在突出领域实现赶超领跑,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更要善于抓住机遇,借助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抢占“无人区”,把长板锻造出来。要树牢“零优势思维”、底线思维,认识到长板的相对性,坚持知“长”而扬“长”、知“优”而忧“优”,加快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持续放大优势长板。
推动发展中,要一体推进锻长板和补短板,既保持优势和胜势,又变被动为主动。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刻理解锻长板、补短板都是为了增福祉,坚持一起抓,避免顾此失彼。要辩证看待长与短,有长不扬就是短,有短补上可成长,以锻长板带动补齐短板,用补齐短板推动长板更优。要保持战略定力,瞄准差距短板,扭紧亮点长板,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以务实的态度和作风,把长板锻长、短板补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 张友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