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作风改进了多少,群众感受最真切。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勇气,善开纳谏之门、让群众当“阅卷人”,无论是查摆问题还是整改落实,都要真正做到“开门问效”,推动作风转变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开门问效”就是要善开纳谏之门。要用好信息化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型的群众发声通道,通过政务服务评价机制、民生事项公开评议等,让群众心声能及时被听见、被传递。同时,要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对症下药”。主动深入问题多、群众呼声强烈、工作难以打开局面的地方,以刨根问底的方式梳理出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并邀请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主动提出问题,形成“群众监督、干部整改”的良性互动,推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销号清零,不断提升“开门教育”的质量效能。
“开门问效”就是要敢让群众当阅卷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风整改是否取得成效,不能只看“表面文章”,而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标准,把群众认可度作为考量的标尺,把工作做进群众“心坎”里。要根据群众评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精准校正偏差,确保问题整改有力有效。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还要将群众评价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参考指标,让群众口碑成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参考依据,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找准初心使命坐标,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用群众可感可及的工作实绩取信于民。(浙江省江山市委组织部 朱虹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