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南江县融媒体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主持人组成“推普先锋队”,走进乡村校园开展“普通话推广进校园”主题党日活动,以专业所长践行党员服务使命,让规范汉字与标准语音成为连接党心与童心之间的桥梁。
语言魅力点亮成长之路
由南江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带来的方言小品率先点燃了现场,演员们用诙谐的“川普”对话重现生活中因语言沟通不畅引发的趣事,让同学们在笑声中感受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性。
四位党员主持人带来的朗诵《读中国》将气氛推向高潮。当主持人宣读“推普倡议书”时,全场师生齐声响应:“从一字一句做起,让普通话成为校园最动听的旋律。”在“说好普通话 童心筑未来”签名墙上,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迹签下名字,党员们写下使命,这面126个签名组成的条幅,成为关路镇九义校当天最动人的文明印记。
校媒共建开启推普新篇
校媒联动推普搭建了长效合作平台。南江县融媒体中心计划启动“普通话进校园”专项行动,联合南江县教科局在全县乡村小学开设普通话公益课堂,通过“主播驻点教学+线上直播互动”模式,为留守儿童定制拼音儿歌、朗诵指导、情景对话等趣味课程,并搭建“乡村少年说”短视频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普通话讲述家乡故事。
“说好普通话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修课。我们将以这次推普活动为契机,让普通话真正融入师生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南江县关路镇九义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庭文表示,学校始终将党建与语言文字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守以文化人、以语育人的初心。
让推普之花在乡村常开不败
近年来,南江县融媒体中心已将普通话推广与乡村全面振兴紧密融合。他们构建劳务“三个一”长效机制:打造一个“流动课堂”,让媒体主持人定期走进校园,把“新闻里的语言课”“话筒上的实践课”变成孩子们的“常规加餐”;搭建一个“双向体验平台”,既邀请师生走进融媒体中心感受新闻生产的魅力,也通过镜头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的声音和故事从山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深化一个“党建+教育”融合机制,将支部联建的红色动能转化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实际举措,让普通话推广成为连接校媒资源、赋能基层教育的纽带。
随着媒体与学校合作的深入,“普通话+红色文化+地域特色”的融合推广模式,将为山区教育注入更多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标准的语言、自信的姿态拥抱更广阔的未来,更让党旗的红色光芒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照进了师生们的心田。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掌上南江’平台,把普通话教育纳入群众服务体系,让规范语言成为乡村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桥梁’。”融媒体中心主任张小林表示。(南江县融媒体中心 王廷彬 朱思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