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细微之处见初心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基层民生建设指明方向。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始终是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新时代,党员干部需从“小处发力”,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俯身倾听,在细微处洞察民生需求。民生之事,常隐于细微之处。党员干部要主动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进群众的生活圈。无论是公园的休闲长椅是否足够,还是乡村道路的路灯能否正常照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紧密关联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体验。党员干部要以“绣花功夫”深入市井街巷、乡村小道,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在唠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定期走访、“拉话话帮帮团”等方式,收集群众最真实的想法,将这些“微需求”记录在册,形成民生实事清单,让群众的“心上事”成为工作的“指南针”,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靶向施策,在关键处解决群众难题。面对群众反映的就业难、就医烦、入学愁等“揪心事”,党员干部不能坐视不管,必须迅速行动,靶向施策。在就业方面,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平台,联合企业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让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医疗领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医保报销机制,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教育层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入学不公平等问题。把每一个难题都当作一场硬仗来打,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建立民生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一件接着一件办,切实把群众的“烦心事” 变成“舒心事”。

创新方法,在日常中提升服务效能。惠民不仅要有决心,更要有创新的方法。随着时代发展,群众对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一表通”智能报表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民生问题反馈回访制度,及时了解政策落实效果和群众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小困难,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把“烦心事”变为“开心事”。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小处发力”为切入点,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头等大事来办,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民生建设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作者:于琦)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