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伟业,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大厦的“钢筋地基”,需以“七一”讲话精神为遵循,在理论武装、实践转化、制度固本三个维度持续深化,将“不忘初心”的政治宣言转化为“造福于民”的生动实践。这既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内在要求,更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时代命题。
理论铸魂:以真理之火照亮初心航程。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在于筑牢信仰之基,把握历史逻辑,深化规律认知。深刻领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内核,从百年党史中体认“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本质,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融入党员干部精神血脉。强化系统思维,构建学习体系。建立“原典精读—专题研讨—实践印证”三位一体学习机制,推动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与“七一”重要论述互释互鉴,破除碎片化、浅表化学习弊病,实现理论武装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质变。创新教育载体,激活神经末梢。善用红色资源“活教材”,打造沉浸式、场景化党性教育模式,使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滋养。理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与实践共振,唯有让真理之光照进基层角落,方能铸就坚不可摧的政治忠诚。
实践砺行:以为民之心丈量初心成色。基层党建的成效最终要由实践检验,构建“民需导向”行动框架。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具象化为“民呼我为”工作机制,通过民情恳谈、网格走访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政策制定从“供给端思维”转向“需求端牵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搭建“攻坚克难”实践熔炉。在乡村全面振兴、社会治理、应急处突等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示范岗”,把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党性的“试金石”,引导党员干部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升华初心境界。创新“党群联动”共治路径。探索“党建引领+群众自治”融合模式,通过党群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载体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变“单向管理”为“双向奔赴”,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制度固本:以长效机制守护初心永恒。要建立“党性体检”常态化制度,通过群众评议、交叉检查、数据监测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对学用脱节、作风漂浮现象精准“画像”,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强化结果运用导向。把“做合格党员”表现作为干部选拔、评优晋级的核心依据,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让初心坚守者得重用、使命担当者有舞台。完善闭环整改体系。针对理论学习虚化、服务群众弱化等痛点,构建“查摆—整改—反馈—提升”全链条工作机制,以制度刚性确保问题销号、效能跃升。
基层党建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初心坚守决定事业兴衰成败。新征程上,我们当以“七一”讲话精神为灯塔,在理论武装中铸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在为民实践中砥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子情怀;在制度创新中激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持久动能。唯有如此,方能使基层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都焕发蓬勃生机,让鲜红党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永远高高飘扬。这既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密码,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向历史、向人民交出的庄严答卷。
(作者:包涵,浙江省泰顺县雅阳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