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曙光煤矿以实干交出亮眼“半年报”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实干是实现安全的有力注脚。今年以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曙光煤矿锚定全年奋斗目标,多点发力、精准施策,在安全管理、生产布局、经营管控等领域持续优化升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矿深度推动思想引领和奋斗精神同安全生产实践融合,推动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30日,曙光煤矿原煤产量达517940吨、精煤产量达268630吨,总进尺5720米,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圆满达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这份亮眼的“半年报”,不仅彰显了煤矿高效务实的发展态势,更为全年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注入了强劲动力。

安全生产是实现“双过半”的前提。今年以来,曙光煤矿秉持“零容忍”态度狠抓安全管理,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主题,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相继落地。按下“暂停键”启动“四查四改”行动,开展四个专项整治,针对辅助运输、顶板管理、瓦斯治理等隐蔽致灾因素,组织专业力量深入排查,并精心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将风险防控贯穿生产全流程。将周检周验、安全小分队、矿领导跟班到岗、青监岗群监网等形式相融合,共计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24次,整改问题5600余条,为稳产高产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效率提升是达成“双过半”的关键。曙光煤矿以系统性思维推进生产优化与技术革新,科学重构生产组织体系,依据地质条件动态调整采掘布局。通过升级“110工法”,实现采掘衔接的优化升级,有效减少掘进巷道数量,大幅提升工作面回采率,从技术层面夯实安全基础。这一系列举措推动生产效率与资源回收率实现双重跃升,为安全高效开采构建起稳固的技术根基。

精细化管理成为释放“效率红利”的强劲引擎。曙光煤矿严格遵照山西焦煤“八个严控”、汾西矿业10条及自身50条经营举措,强化全员过“紧日子”思想与责任意识,树立“以企为家”理念,坚决杜绝“大手大脚”现象,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标对表,严格梳理、深挖内潜,对成本费用实施全流程管控,层层传导压力,精打细算、合理支出,不仅提升了劳动组织效率,更全方位增强了矿井运营质效与盈利能力,实现“保安全、护环境、稳生产、强经营”的协同共进,达成高产与高效的动态双赢。

技术创新是矿井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曙光煤矿严格落实“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减少职工作业时间,让职工远离危险区域,将危险区域变为安全区域”工作要求,秉持“实学、实用、实战、实操”的理念,创新推出“大拿当教员、现场当课堂、案例当教材”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多项专利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矿井安全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鲜明的理念引领是实现“双过半”的重要保障。2025年,曙光煤矿党委以“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理念为核心,精心构建特色鲜明的安全文化体系,常态化推进“千米工程”六导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拓展“党建+安全”工作格局,积极推行“我爱我家  爱矿如家”理念。将各项安全举措深度融入日常管理,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安全文化氛围,为矿井实现“双过半”提供了坚实保障。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曙光煤矿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与奉献。面对井下复杂地质条件,一线职工以“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攻克重重难关,让原本被认为难以开采的区域实现煤炭高效回采;地面生产线上,设备维修电工们无惧高温,日复一日坚守岗位,保障地面设备稳定运行。在关乎采煤工作面生产节奏和安全运作的采煤机摇臂安装工作中,机修队主动担当,迅速集结精锐力量,连续四天奋战,凭借高效执行力和专业技术,成功将重达3.2吨的星型减速器组装到位,并完成摇臂整体合拢安装,圆满完成任务。正是这份“拧成一股绳”的干劲,让“双过半”目标从“可能”变为“必然”。

实现“双过半”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曙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李海燕表示,下半年曙光煤矿将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聚焦构建“全域”安全格局,持续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600万吨矿井建设提供长效动能,为区域能源保供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曙光力量”。(中共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曙光煤矿党委宣传部 任朝臣 黄雪敏 闫建伟)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