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基层治理精细化与民生需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需构建完善跨领域资源整合、跨层级权责衔接的协同治理模式。通过打破部门壁垒、畅通联动机制,推动“组织相加”实现体系重构,促进“功能相融”达成服务升级,推动“力量相嵌”形成治理合力,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
聚合资源,以组织“黏合剂”化解治理碎片化。党建联建共建以组织纽带链接散落资源,通过跨域协同重组碎片化要素,让党建“红色引擎”激活基层发展动能。应由属地党组织牵头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共建协议明确权责,打造常态化协商平台;建立“资源需求双清单”,推动阵地、数据、人才等要素开放共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行联合主题党日、交叉党课等形式,强化组织生活融合,促进治理主体深度协同。
服务增效,以专业“赋能链”回应民生需求。党建联建共建有利于构建专业化服务供给体系。群众需求升级,更加品质化、个性化,单一党组织难以全覆盖,而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在政策、技术、服务等领域各具比较优势,亟需通过功能互补补齐基层能力短板。需运用网格走访与数字平台精准绘制“民情图谱”,按需生成服务项目库并匹配共建单位资源;设立“专业人才服务团”,推动法律、医疗、教育等专业力量下沉基层,依托“项目认领制”实现服务精准供给;引入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根据服务对象反馈动态优化项目,确保服务效能切实提升民生福祉。
协同攻坚,以联动“金钥匙”攻克治理深水区。党建联建共建推动构建跨域协同机制,疏通基层治理的症结难题。老旧小区改造、矛盾纠纷化解、应急处突等复杂问题往往涉及多部门权责交叉,易陷入“责任真空”。传统垂直管理体系难以实现快速响应,必须依靠党组织横向联动凝聚合力。针对治理顽疾成立专项攻坚队伍,建立“一事一议”联动处置流程;将治理难点转化为共建项目,明确牵头与协同单位职责,依托任务交办、过程督办、结果反馈闭环压实责任;制定平急转换预案,平时联合演练提升能力,应急时依托共建网络快速调配力量,确保关键时刻“一呼百应、握指成拳”。
(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 洪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