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亭镇抢抓乡村发展机遇,通过涵养以产聚才、以才聚才、产才融合的良好生态,做实乡村人才“引”“育”“用”文章,集聚了一大批敢闯敢干、善作善成的农文旅人才,成为引领茶亭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力引擎,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村不断增加,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靶向引才”引之有路,不断汇聚人才资源。精准摸清底数。依托区级人才库,将人才细分为“五大领域”“十个类型”,明确“人才定位”,打好“人才地基”,积累“人力资本”。多方渠道引才。成立“引才小分队”,采取柔性吸引高端人才、感召回引在外人才、公开招引专业人才等方式,灵活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设置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助力“专家工作站”落户茶亭,成功引入长沙市C类人才、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五彩庭院”主理人、乡村CEO、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打造多种领域、各具特色的人才谱系。挖掘本地人才。充分发挥本土工匠的技艺和审美,通过举办技能比赛、人才培训等措施,鼓励本土能工巧匠积极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每年评选“最美工匠”“最美茶亭人”“美家美妇美庭院”等典型榜样。
“倾心育才”育之有方,持续提升人才本领。坚持党管人才。成立乡村创业党支部,指派党建指导员指导“党建+业务”融合,创建党员示范岗、组建技术攻关组,组织党员人才在急难险重、志愿服务、生产活动中当先锋、作表率。强化联系机制。党政领导通过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解决人才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资源对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广大人才无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建强人才阵地。通过建设“1+N”人才阵地,打造以惜字学院为核心的人才基地,搭配智博蓝莓产业园等现场教学点,搭建青年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交流学习平台,大力培养“田秀才”“土专家”。开展主题人才活动。举办“书记面对面”“花点时间在茶亭”等特色活动,让人才之间的“物理聚合”产生“化学反应”,引导各类人才协同配合,放大人才“长板效应”。实施“惜字新芽”人才计划。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创新开设“雨露讲堂”“田间课堂”,组织人才不定期参加“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主题班,就乡村治理、经营管理、宣传营销、人文风俗开展专题授课,同步推出“茶亭青年说”“茶亭新农人”系列微视频,让人才既能学本领,又能推产品,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精准用才”用之有效,充分发挥人才红利。深化校地联动。开展“乡村人才共创试练营”,联合高校青年人才为茶亭“两带三片”总体空间规划布局出谋划策,茶亭花海核心片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农、工、旅、文”四大产业链制定人才激励措施,依托农业技术人才优化种植技术,显著提升“稻油轮作”产量;大力支持产业“带头人”,助力建成长沙市最大的智能育秧工厂,年总育秧能力达7万亩,惠及全镇超90%农户;采用竞争性路演方式,公开引聘2名乡村CEO,破除乡村发展难点痛点,延伸建强产业链,拓展加工产业,助力企业增收30%以上,带动2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成功盘活闲置资源23处,将传统民居改造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五彩庭院”,入选《湖南百村集体经济案例》。引导全镇人才抱团发展。邀请人才为茶亭花海文化艺术季、茶亭果蔬采摘季等活动提供创意,凝练思路、引入资源,同步孵化直播电商平台,吸引自媒体从业者返乡发展,培育本土电商人才30余名,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餐饮、民宿、研学、娱乐等消费5800余万元,形成“政府+人才+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引入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进一步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动能。(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 李瑞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