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如何织密监督网络,实现监管“全天候”、无死角,成为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关键课题。
常打思想教育“预防针”,让严的自律在“八小时外”强起来。思想教育是党员干部抵御“八小时外”利益诱惑、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的重要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镜鉴,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遵循,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做到“下班”不“下线”,“离岗”不“离纪”。
常修制度约束“防火墙”,让铁的纪律在“八小时外”严起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既要靠个人自律,更要靠制度约束。要对照党纪国法,结合单位实际科学制定负面清单,精准划定违规兼职取酬、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规吃喝赌博等行为“红线禁区”。同时,健全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明确正常交往与违规违纪界限,并将监督结果与年度考核、职务任免、评优晋升挂钩,让铁的纪律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倒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八小时内外一个样”。
常唱暖心关爱“暖心曲”,让廉的清风在“八小时外”吹起来。组织关怀是党员干部筑牢“八小时外”廉洁防线的情感纽带。监督的终极目的,不是限制干部的正常生活,而是以“防未病”的前瞻意识阻断风险萌芽,以“治已病”的务实举措纠偏扶正。从“面对面”谈心谈话到“点对点”提醒教育,从“刻板说教”到“润物无声”,各地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摸清干部思想动态,以“正面典型引领+反面案例警示”双引擎强化教育实效,推动严管与厚爱同频共振、监督与关怀相得益彰。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组织部门要时刻关注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家庭困难、心理压力,精准识别、纾难解困,在组织关爱和干部自律“双向奔赴”中筑牢“廉洁底线”。(作者:吴春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