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是党员干部更好担当作为的基础,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内在要求,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将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与保障激励作用,持续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抓早抓小做到防微杜渐。“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大量警示教育案例证明,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往往是从小事小节开始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同时也是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有力抓手。要注重从细微之处严起,以“小切口”落笔,准确规范运用“四种形态”,综合运用谈话函询、提醒批评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到宽严相济、精准得当,写好作风建设“大文章”。要紧盯“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等重点群体,建立早教育、早发现、早提醒的全链条监督预警机制,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错”变“大错”。要因时应势创新警示教育方法路径和形式载体,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纪律教育,持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激浊扬清提振干的作风。用人干事,重在导向。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是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正向激励。选人用人风气正,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就高,政治生态就越清明。要始终坚持公道正派,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风向标,以实干论英雄、凭实干用干部,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对任人唯亲、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保持高压态势,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失位,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让真正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有奔头、有干劲。要不断增强干部管理监督效能,注重在加强全过程监督上下功夫,延伸监督触角,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审核关,切实防止“带病上岗”,把政治过硬、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容错纠错落实保障激励。“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越为事业担当,组织越要为干部着想。改革发展过程中,许多工作并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探索精神、首创精神。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需要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让干部摆脱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勇于担责,形成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的生动局面。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明确容错纠错的可容情形、操作措施等具体环节,旗帜鲜明为敢闯敢干、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打好澄清正名、打击诬告陷害、回访教育等“组合拳”,及时对受到不实反映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教育帮助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摆脱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将保障激励落到实处,不断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 赵乾景)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