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兜牢群众“幸福底线”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对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走好群众路线,用实干推动发展、以真心服务民生,奋力答好“为民造福”的时代答卷。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迈上新征程,面对新挑战,党员干部当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答好为谁谋求政绩这一时代课题。矢志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真谛,将“人民”二字举高置顶,视“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以真挚的情感和务实的作风,接续书写好新时代党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众志向前的“鱼水之情”新篇章。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不仅闪烁真理的力量,更彰显实践伟力。坚持认识与实践统一、理论与实际统一、思想与行动统一,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真执行、真干事、真见效的行动中。紧扣职能职责,对标找差,从物业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维稳等方面着眼,自觉提升矛盾调解、防范风险和应急处突等能力,在勤学善思中不断提高知识储备、强化本领担当。敢于破藩篱、勇于担责任,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以满腔热忱和实干实绩,将民生“痛点”“堵点”变成彰显改革成效的“亮点”。

“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力而为”是态度、是责任;“量力而行”是方法、是智慧,对待民生事业,倘若不敢打攻坚战、不愿蹚深水区,各项惠民政策就难以落地生根、取得成效;倘若“用力过猛”甚至出现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等“急性病”,必定不利于民生可持续和更长远的改善。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把握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度”,在尽力而为的前提下稳扎稳打,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用心用情,多谋民生之利,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办好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实事好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艾瑶)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