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浙江金华举行《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新闻发布会

1

6月24日,浙江省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金华市资规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旭辉介绍《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相关情况。

总体城市设计,通俗地讲就是:给整座城市“画个蓝图”,让城市更有自己的特色、空间更合理好用、文化能传承下去、让老百姓生活更舒服。自2022年以来,金华启动编制了《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以下简称《总设》)。《总设》经过金华市规委会、金华市政府常务会、金华市委常委会、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获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1

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图

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是金华市区面向全域进行的全要素空间设计,旨在对金华市区城市总体风貌、空间格局进行系统构思和安排,并对金华市区未来发展重心进行指引。本次《总设》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充分考虑了金华市区“两山夹一川”的总体山水生态格局特征,全省四大都市区之一,以及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拥有的“小邹鲁”文化特色,主要从空间结构、系统管控、实施与管理等方面重点作出指引,力求强化城市设计方法在规划、建设和城市治理中的有效运用,助力金华市区空间环境品质提升。

《总设》编制范围为金华市区,总面积2049平方公里。重点设计范围为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258.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总设》提出了“浙江之心、万年金华”的城市愿景,“浙江之心”是从空间维度体现金华浙江地理之心的区位特色以及未来打造浙中枢纽之心、文化之心、科创之心的目标。“万年金华”从时间维度体现金华万年上山文化的传承以及展望未来金华城市精神的长久延续。提出“浙江心、枢纽城、山水韵、八婺情”的总体风貌定位。为支撑金华市区空间治理、品质与特色提升,城市建设搭建了“顶层设计”。

总体空间结构上,主要是十六个字:“两山一川、十字脊脉、一城双心、百溪润城”。

两山一川。利用好南山、北山、中间平原和金华江、武义江、东阳江这些宝贵资源,打造“城在山水间”的空间骨架。在南山和北山,打造各具特色的风貌带,并设计贯通两山的休闲步道,把沿线的乡镇旅游景点连接起来。重塑城市中心的形象,重点塑造以五百滩为核心的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风貌。打造南北走向、既能亲近山又能欣赏水的“山水感知带”,市民沿着水边慢慢走,可以到达南山或北山。金华主城区重点打造玉泉溪、通园溪两条山水感知带;金义新城重点打造孝顺溪山水感知带。

十字脊脉。延续城市现有的发展方向,结合金义主发展轴,构建起支撑城市功能与形态的“十字骨架”。 金华主城以金华江、东阳江和金义东线形成东西向功能发展脉,以八一街、双龙街形成南北向功能发展脉,打造多湖中央商务区高层簇群、双溪西路片区高层簇群、长湖湾核心区高层簇群,形成主城东西向的形态“脊梁”。金义新城以新城路沿线形成东西向功能发展脉,依托金满湖南北绿轴形成南北向功能发展脉,并依托新城路形成金义新城东西向的形态“脊梁”。

一城双心。集中力量塑造金华主城区和金义新城的核心区域,打造两个功能互补、各有特色的中心。金华主城中心,围绕五百滩、燕尾洲、古子城等三江六岸核心区,定位为“五瓣聚心”文化活力都心,着重提升文化氛围、建设通向江边的绿廊和慢行道,打造魅力滨水都市区。金义新城中心,围绕金满湖周边区域,定位为“都市增长极,枢纽会客厅”,着重把金义空铁枢纽片区和金满湖环湖片区联动建设,打造有山有水的生态门户形象。

百溪润城。金华市区水系丰富,有大小溪流百余条,《总设》梳理了22条主要溪流,打造市民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骨架,提升大家的生活环境质量。让溪流串联起湖泊水库,适当增加湿地,构建韧性、能吸水的海绵城市基础。沿着溪流增加公园和绿地,修建连通的慢行步道,让市民走出家门口几百米就能到溪边游玩,顺着溪边散步就能到达山边或江边。其中,重点提升白沙溪、玉泉溪、孝顺溪等9条文化丰富的溪流,把它们变成展示金华特色的文化廊道。

特色管控指引上,重点考虑四方面内容。

一是管好生态本底,守住绿色底线。《总设》通过严格管理山水林田这些生态要素,守住生态底线。以南山北山、金华江、东阳江、武义江,还有众多溪流、湖泊水库、池塘为基础,筑牢全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有金华特色的生态保护修复网。对生态空间里的项目类型和规模,严格把关。

二是保护文化根脉,活化历史遗产。重点是保护好历史文化空间,引导文化分区发展。《总设》提炼了金华四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万年农耕根基、浙学思想源头、儒释道融合、非遗技艺繁盛。围绕南山北山、古子城等人文资源富集区,重点梳理人文脉络,目标是让历史遗产既能保护好,又能用起来。

三是搭好城市骨架,塑造现代都市。通过构建城市骨架格局,明确城市的整体形态和特色空间。具体要塑造水系绿地的空间骨架,打造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地标,管好重点视线通廊,勾勒城市重要区域的天际线。最终形成既安全又有美感的现代都市空间。

四是分区塑造风貌,彰显城乡特色。《总设》根据金华市区不同区域的功能和自身特色,把全域划分成十大特色风貌区。通过找出关键景观要素,对每个分区提出具体的风貌管控要求,目标是让城市风貌既整体协调有序,又各具鲜明特色。

在重点区域规划上,划定了十大重点板块和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

一是具体空间发展引导层面,金华市区划定十大重点板块,针对每一个板块理清主要发展框架,对板块功能和空间进行系统引导,并策划了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三江六岸核心板块、北山传统文化圆融板块、南山田园牧歌板块、湖海塘文体休闲板块、婺城新区滨水板块、华东国际联运新城板块、金满湖新城核心板块、金义空铁枢纽经济板块、金漪湖科创板块、金西峙垅湖文旅康养板块。

二是规划管理层面,围绕滨水区、临山区、城市门户等关键区域,《总设》划定了“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将其作为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的核心区域。针对这些重点区域,金华采取加强城市设计方案的编制深度和对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实行严格审查两项强化措施。通过这种“提级管理”模式,更精细地把控建筑景观风貌的细节品质,确保整体协调与特色彰显。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