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回望历史,我们党始终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而青年始终是党的事业中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唯有将个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青春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青春奋斗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更是年轻干部行稳致远的“定盘星”与“压舱石”。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为对党忠诚的自觉行动,具体表现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其落实到扎实的履职实践和出色的本职工作成效上,并贯穿于日常言行的始终。唯有将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春奋斗才能拥有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锤炼过硬本领,增强青春奋斗的底气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年轻干部光有满腔热情远远不够,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宽肩膀”和“真本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既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也要广泛涉猎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知识,完善履职知识体系。要善于思考,把握规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勇于钻“矛盾窝”,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中锤炼“七种能力”。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聚焦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大胆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青春锐气,争当开拓进取的“弄潮儿”。
永葆为民情怀,践行青春奋斗的光荣使命。人民立场,是检验年轻干部党性的“试金石”。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基层,坐坐群众的“热板凳”,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算算他们的“生活账”,真正感知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还是优化营商环境、守护绿水青山,都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真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清廉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勇于担当作为,激发青春奋斗的蓬勃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挺身而出、担当尽责。要在攻坚克难中显担当。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前,敢于亮剑、坚决斗争。要在真抓实干中见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担当作为最终要落脚到“干”字上,要脚踏实地,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要在无私奉献中展境界。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甘当铺垫之石、善抓未成之事;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广大年轻干部要更加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把青春奋斗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