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山东青岛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成立仪式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活动在青岛理工大学隆重举行。
仪式上,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赟,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青岛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共同为“青岛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指导中心”揭牌。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车景华、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在仪式上致辞。青岛市委教育工委、青岛理工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各区市教体局分管思政德育工作副局长,青岛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指导中心成员代表参加会议。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苗吉军主持仪式。
该指导中心的成立,旨在系统性破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难题,推动全市课程思政建设从体系的“建起来”向内涵的“强起来”深度迈进。今天的揭牌仪式,标志着青岛市“10个共同体区域推进+3个市级专业指导中心引领+3项教育行动深化”的“10+3+3”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施机制宏观框架全面建成。
车景华在致辞中表示,青岛理工大学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了具有理工特色的课程思政生动实践。下一步将发挥师资、学科和平台优势,把“指导中心”建设成为一个能够为全市提供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标准规范、资源平台、师资培训、实践模式”的全链条服务枢纽。
李晓元指出,“指导中心”的成立,正是青岛市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全面建成的基础上,推动其内涵深度发展的关键抓手。希望青岛理工大学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将中心打造成青岛市课程思政建设的“智囊团”“思想库”和“发动机”,为全市课程思政工作提供高水平的学理支撑、资源共享与实践引领。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伟作指导中心工作规划报告。未来几年,“指导中心”将以“坚持一个根本遵循,聚焦两大核心任务,实施五大重点工程”为总体思路,实施“顶层设计与标准引领”“数字资源与平台赋能”“教师能力与骨干培育”“协同实践与品牌创建”“理论研究与成果孵化”五大工程,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一体化”难题与“育人实效”提升两大核心任务,以项目化管理推动“指导中心”工作落地见效。
仪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龙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刘芸副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课程。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家国情怀、工程伦理、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生动诠释价值引领“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赢得了在场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评价。
最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青岛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思政金课成果展,前往课程思政实践基地——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综合实验中心、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交流。
“青岛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指导中心”的成立,是青岛理工大学服务青岛市教育发展大局、深度融入区域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勇担时代使命,聚焦内涵建设,与全市教育同仁一道,协同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壮丽新篇章,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乔丕亮 王妺 王鹏 华章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