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乡村兴,事业成则乡村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新实干为行动纲领,多维度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党建联建机制、整合特色资源等系列举措,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人才汇聚、治理有效的乡村发展新图景。
季度竞技砺尖兵,激活人才“强引擎”
百丈镇以季度人才大比武为抓手,将考核成绩与年度评优深度挂钩,全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比武环节中,基层干部主动亮成绩、晒答卷,在群众与评委的监督评议下,明晰短板、找准方向;同时创新运用新媒体,工作人员化身“乡村代言人”,通过短视频推介乡村特色,在宣传家乡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针对青年人才培育与骨干能力提升的专项比拼,全面锤炼队伍政治素养与业务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人才根基。
共富工坊架金桥,拓宽增收“新路径”
百丈镇党委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依托当地竹资源等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竹艺共富工坊”等特色项目,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的精准服务,推动组织联建、发展联促、治理联抓、服务联享。目前,已成功串联起多个村庄,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共富示范带”。工坊不仅吸纳了大量村民就业,还带动竹制品电商销售、特色旅游体验等产业发展,实现村民与村集体“双增收”,走出了一条独具百丈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党建品牌聚民心,筑牢党群“连心桥”
百丈镇精心打造“竹韵红”党建品牌,结合当地竹文化,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竹艺红色教育等组织活动,强化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创新推出“竹邻管家”包联机制,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片区,扎实开展“民情大走访”“民情大服务”“民情大解题”系列行动,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精准对接需求。依托这一机制,百丈镇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为家门口培训、家门口就业搭建信息平台,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资源整合促发展,打造产业“新集群”
百丈镇统筹谋划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业态培育等要素,整合“竹海茶乡”特色资源,联合发展竹艺研学培训、生态休闲观光、精品民宿等多元业态。积极推进“未来乡村”“先行村”等片区联建,成功打造“竹海共富示范带”,将竹林、茶园、古村落等串联成线。这一示范带不仅吸引众多游客,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更辐射带动竹制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帮带赋能育人才,厚植振兴“新动能”
百丈镇持续深化导师帮带制,邀请竹艺大师、文旅专家等专业人才,通过实地指导、跟班实训、专题授课等方式,为乡村人才“传经送宝”。建立健全人才档案,实施精准化培养,累计培训超500人次,其中100余人已在竹艺传承、乡村旅游运营等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岗位发光发热,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百丈镇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驱动,以资源整合为支撑,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在“多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百丈镇正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大步迈进,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百丈经验”。
(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人民政府 李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