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不仅成为城市就业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成为城市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流动性极强的工作特点,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活力,也同样给城市治理带来了问题和挑战。为加强党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关爱,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以遍布大街小巷的“甬爱E家”服务驿站为平台,通过建立行业党组织和属地党组织,贯通相关政府部门和属地街镇的“条”与“块”,开展“甬爱之城·北岸友好”建设行动打造“甬爱”系列场景,构建新就业群体“职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职业属性优势,引导和激励他们成为助力城市治理的新力量,使“甬爱E家”成为温暖城市“赶路人”的“港湾”。
案例背景:
用“饿了么”或“美团”点外卖,出行打个“滴滴”或“曹操”,打开“淘宝”或“京东”让“三通一达”快递到家……网络平台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背后,活跃着无数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快递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大批新业态经济的从业者们,我们称他们为:新就业群体。经过近十年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新就业群体的数量已经相当庞大。根据全国总工会2023年7月14日的数据显示,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8400万人。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上不容忽视的群体。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新就业群体代表的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生力量。从生产关系来看,其代表的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新型制度。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出发,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出现必定需要对“上层建筑”进行相应调整。
2021年6月至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指导北京、浙江和深圳及交通运输部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内容重点围绕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建立货车司机党建工作网络等。2021年9月,浙江省、宁波市先后印发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方案》,江北区作为宁波市的主城区,持续探索“甬爱E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工作模式。2023年,“甬爱E家” 江北枢纽站、“甬爱E家”安“新”奔富入选宁波市组织工作助跑共富实践好案例。2024年6月,《“甬爱E家”:温暖“赶路人”的“港湾”》获评浙江省基层治理与社区发展优秀案例篇。2024年7月,案例在《中国社区报》整版刊登。2025年2月,江北“甬爱E家”在全省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做法和成效:
“甬爱E家”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是为了加强党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关爱,推动该群体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和治理新格局而建立的阵地。江北区在具体建设好“甬爱E家”服务驿站并充分发挥阵地作用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一)发挥党建统领,织密组织体系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涉及领域宽,需要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对此,江北区对行业功能性党组织和企业实体党组织“两手抓”,将新就业群体的力量紧紧凝聚起来。一是“条”上建行业党组织。建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快递行业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管行业管党建”的优势,增强邮政快递、交通运输部门在行业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综合协调、业务枢纽、信息汇集、力量汇聚等作用。并吸收公安、人社、商务等分管部门进入行业党委,以党委联席会的方式,合力推动解决涉及行业规范发展的问题。二是“块”上建立属地党组织。组织新就业群体所在企业、商圈、园区通过龙头领建、行业统建、企业联建等方式,建立实体党支部16个,覆盖26家企业,形成区委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党委牵头引领、属地党组织日常管理的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架构,实现全链覆盖、一贯到底,织密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三是“点”上建立站点党组织。根据新就业群体活动轨迹热力图,在商贸集聚、市民集中的核心区建立站点,形成以枢纽站为示范,党群服务中心为主干,工会驿站、城管驿站、银行网点、移动网点等各领域各类型的站点为补充的格局,构建起新就业群体“10分钟服务圈”。并在枢纽站建立1个实体党支部、2个流动党员党支部,让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心”。四是“面”上建立作用发挥机制。建立行业党委联席会商机制,每月定期碰头,交流行业动态、探讨重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向重点企业、基地、站点派驻党建指导员和驻企服务员,做好对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直接联系指导;建立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三亮”机制,提升党组织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凝聚党群合力,构建服务体系
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江北区将政府服务资源集中导入“甬爱E家”站点,组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合力共建,集中打造“甬爱商圈”“甬爱商家”“甬爱小区”“甬爱餐厅”等“甬爱”系列友好场景,构建新就业群体“职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甬爱E家”爱意浓浓。一是建立闭环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快递物流行业、互联网行业党委“管行业管党建”优势,建立包括空调、桌椅、饮水器、冰箱、微波炉、手机充电、雨伞、应急药品、无线路由器、报刊书籍等“10+X”连锁服务配送机制,由枢纽站统一接收并研判全区各功能站需求信息,针对性制定配送方案,进行评价反馈,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已推出“公益冰箱、共享药箱、爱心体检、小哥便当、红领学社、青年午校”等20多个“小哥”热捧的暖心项目,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二是建强全域服务阵地。吸引“零工驿站”“青社中心”“妇女儿童驿站”等部门品牌入驻,创建宁波首个“的哥之家”,实现“党建搭好台,行业大合唱”。招募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成立“甬爱E家”爱心联盟,130余家商户、组织帮助300多名小哥圆梦“微心愿”。与慈善总会、甬农商银行筹资300万建立小哥基金,用于见义勇为、志愿奉献奖励和困难救助,汇聚全社会力量,把“甬爱”大熔炉越烧越旺。三是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普遍需要,精准梳理需求,从职业关怀到生活保障,打造新就业群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联合全区20多家政府部门共建“甬爱帮帮团”,将新人入职、社保咨询、便利医疗、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在内的服务直接入驻“甬爱E家”,让新就业群体能够根据不同需要在站点享受服务。四是打造“甬爱”友好场景。聚焦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充电难”“休整难”“找路难”“吃饭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江北区全面开展“甬爱之城·北岸友好”建设行动,打造“甬爱小区”“甬爱商圈”“甬爱商家”“甬爱餐厅”等系列甬爱场景建设,出台《江北区新就业群体“甬爱商家”建设十步指引》《江北区新就业群体“甬爱小区”建设十步指引》标准化手册,以“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体系,推动关爱场景从“盆景”变“风景”。
(三)融入基层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新就业群体既是治理对象,也是治理力量,他们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是群众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江北区抓好融合融入,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治理、反哺社会,引领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主人翁”。一是靠党委、政府引领治理。依托“甬爱E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创新推出“骑士+网格”做法,授予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骑士网格员”身份,制定“骑士网格员”参与社会治理“11条举措”。并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方法,制定出台《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指引》,成立“甬爱E家”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总队及以网约车、骑手、快递员等为代表的“红色方向盘”“红领骑士”“先锋速递”3个行业分队和若干细分领域服务小队,构建形成了“1+3+N”的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二是依靠基层组织抓实治理。平台企业党组织、站点党组织线下以“主题党日”“每日早会”“班前第一课”等集中短会形式,在线上以“司机服务系统”“站点微信群”等形式推送“应知应会”“文明倡议”等图文视频资料,讲解法规制度,组建党员先锋“宣传团”在站点作经验分享。比如,推出专属新就业群体的“青年午校”,受到了“小哥”们的热捧,邀请“单王”骑手现场传授送单技巧。三是依靠榜样力量带动治理。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先进评比活动、经验分享活动等,选树行业中的先进典型,激发群体中的争先意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党员“小哥”毛俊,担当汇嘉社区“兼职网格员”,引领片区10多名快递员成为网格治理的新力量,荣获“浙江省最美快递员”称号,被选为全省工会代表。滴滴出行成立“党员雷锋车队”,积极参加抗台救灾、关爱老人、除夕夜送乘客、马拉松活动保障等志愿服务,队长陈笑云荣获北区新业态“锋领工匠”。四是依靠激励措施保障治理。为鼓励更多新就业群体积极主动投身基层治理,江北区成立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并与多家单位协同合作,共筹资300万元,用于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见义勇为、志愿奉献的奖励激励,以及他们当中困难家庭成员的救助。
经验启示:
建强组织是基础。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建设“甬爱E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组织强有力的引领作用。通过“条、块、点、面”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的覆盖方式,成功构建了上下联动、条块协同,实体性和功能性党组织共同发力的组织体系,将党委政府、企事业范围、社会组织等力量凝聚形成合力,有效破解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分散性带来的服务难题,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上的重要性。
精准服务是核心。在“甬爱E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建设中,宁波市江北区以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打造职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和实施项目研发配送闭环管理,形成了规范化、体系化的服务模式。为进一步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充电难”“休整难”“找路难”“吃饭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开展“甬爱之城·北岸友好”建设行动,打造“甬爱小区”“甬爱商圈”“甬爱商家”等系列甬爱场景建设。不仅如此,通过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建驿站,延伸了“甬爱E家”的服务厚度和广度,扩大了社会知晓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夯实机制是关键。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规范机制和流程,能够确保工作具有可持续性。在推进“甬爱E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工作的探索过程中,宁波市江北区在发挥党建统领、凝聚党群合力、赋能城市治理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实现了对新就业群体的“领导有力,制度有效,治理有用”,将工作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化,用制度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实现良性循环,体现了夯实机制的关键作用。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委社会工作部 郭文露 张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