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当前全国各地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局地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越大,风险也将越高。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备战”,用心压实预、防、救等环节的责任链条,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坚决打赢防汛减灾“主动仗”,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生产安全。
备战“有我”,筑牢防御根基。防汛首要在“防”,关键在 “备”。广大党员干部要绷紧防患于未然的责任弦,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提前规划,密切跟踪雨情、水情、汛情动态,发布预警信息等各项工作构建高效预警体系,确保预警跑在汛情前,为科学避险赢得窗口期。要下沉一线,对水库堤坝、山洪地灾点、城市易涝区等开展拉网式排查,聚焦行洪障碍、排水淤堵、危旧房屋等薄弱环节,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销号,确保安全度汛。要立足实际,制定完善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细化“防、抢、撤、救”措施,加强应急队伍日常演练,确保处置及时,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
担当“有我”,挺立抢险前沿。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主动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日夜坚守“党员巡逻岗”,无畏投身“党员救援队”,主动选择到灾情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去,将“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跟我来”的铮铮誓言化作实际行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全力以赴做好物资保障、人员转移、心理疏导、消杀防疫、复工复产等工作,真正做到哪里有汛情、哪里有需要,党员干部就在哪里,用英勇担当筑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的“铜墙铁壁”。
为民“有我”,践行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防汛救灾最根本的遵循。灾后恢复重建是防汛救灾的“后半篇文章”,事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心态,坚决果断组织受灾群众转移避险,耐心细致安抚情绪,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要倾听并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活清单、安全清单、生产清单,集中力量、千方百计解决食宿、医疗、用水用电等燃眉之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灾情稳定后,更要迅速行动,协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积极协调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帮助理赔减损;组织力量清淤消杀、修缮房屋;用心用情安抚疏导,着力解决灾后就业、就学、就医等长远难题,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我必行之”。(丁志鹏 骆子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