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三个坚持”为年轻干部成长“强基固本”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其成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年轻干部培育需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培养体系,尤其应坚持从强化基层实践、完善导师带教、优化考核机制三个维度协同发力,为年轻干部成长“强基固本”。

坚持强化基层实践,为年轻干部成长“舒经活络”。基层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践对于认知和成长的重要性。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年少时家境贫寒,却通过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最终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国理念。当代年轻干部同样需要扎根基层,在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社会治理等一线工作中经受风雨、增长才干。只有让年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融入社区百姓,才能培养出对群众疾苦的深切体察和对国情的准确把握,锻造出担当重任的铁肩膀和硬本领。基层实践不是走过场,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培养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的熔炉。

坚持完善导师带教,为年轻干部成长“强筋健骨”。导师带教是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保障。我国古代就有"师带徒"的传统,现代教育也强调"传帮带"的重要性。钱学森在回忆成长经历时,特别感谢导师冯·卡门对他的悉心指导。导师带教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更是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风的传承。好的导师不仅能传授业务知识,更能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工作智慧,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现实中,组织部门应建立系统化的导师制度,选拔政治坚定、经验丰富、作风优良的领导干部担任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工作指导、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坚持优化考核机制,为年轻干部成长“加油打气”。科学考核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指挥棒。考核机制如同指挥棒,决定着年轻干部的努力方向。唐代科举制度初创时,考核内容逐渐从单一诗赋转向经史策论并重,这启示我们考核要与时俱进、全面多元。当前,组织部门应构建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的评价体系,特别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结果也看过程,大胆使用在重大斗争中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真正破除“论资排辈”倾向,杜绝“用人看年头,进步数年头”的情况出现,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年轻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是为了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健康成长。

年轻干部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强化基层实践让干部"接地气",完善导师带教让干部"有传承",优化考核机制让干部"有方向"。三者环环相扣,构成年轻干部成长的完整生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组织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