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云南省大理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沉前哨”集中攻坚行动,在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区域,推行哨点前置、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有效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书记挂联,领办机制下沉“前哨”。实行分级管理。设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前哨点”,逐个分析工作复杂程度,按“黄、橙、红”三级分别确定“前哨点”风险防控等级,实现“前哨点”等级管理全覆盖。坚持书记挂联。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市、镇、村、组“四级书记”挂联机制,着力构建“书记挂联、责任包保,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前哨点”挂联体系。做好定期领办。由挂联党组织书记牵头,通过主动下沉、定期调度、现场办公、限时办结等方式,实现“一名书记领办、一个哨点推动、一类问题解决”。
太和街道成功调解一起债务纠纷,收到当事人送来的锦旗。
党员带头,工作力量下沉“前哨”。组建联防队伍。由街道(镇)党(工)委牵头,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联防队伍,具体负责各“前哨点”联防联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治工作合力。压实联防责任。坚持事前预防、事前排查、事前化解,主要围绕风险排查、应急处突、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等方面,细化联防联控职责清单,明确联防队工作职责。做实联防联控。依托公安部门“一标三实”采集、“红袖标”社情民意感知系统等信息化平台,重点对出租房集中、流动人员集中、矛盾纠纷集中区域定时限、定频次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处置矛盾纠纷。
下关街道文化社区下沉一线打通老旧小区改造“堵点”。
民情互通,分析研判下沉“前哨”。畅通信息渠道。用好“线上+线下”民情民意收集渠道,依托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同心圆”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等载体,做好民情民意收集,打造重时效、全覆盖的信息收集网络。抓实“到点研判”。根据各“前哨点”信息掌握情况,必要时由挂联党组织书记召集,组织开展“到点研判”,做到“一问题一研判,一事项一处置”。用好研判结果。依据研判形成的意见,明确哨点自行解决和上级协调解决事项,分级分类做好研判问题跟进和处置,避免问题升级或转化为新的矛盾。
公安部门加强大理古城核心区巡逻、救助等工作。
多方参与,问题处置下沉“前哨”。多方联动落实。推行“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工作模式,形成联动落实工作合力,全力支持基层解决问题,力争矛盾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精准回应处置。结合实际,采取劝导、协商、调解或司法途径等方式,精准化解问题诉求及矛盾纠纷,实现矛盾问题前端解、当场解、联动解。强化评估问效。街道(镇)综合村(社区)初步意见,每季度对辖区“前哨点”设置及“黄、橙、红”风险等级进行分析研判、适时动态调整,确保点位设置合理、等级确定科学、运转务实高效。(大理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