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开门教育”让作风建设更有“实感”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用“开门教育”敲开群众心门,将作风建设从“纸面要求”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及的民生温度。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换上“新马甲”、穿上“隐身衣”,只有坚持“开门教育”,深入基层“蹲点式”听实话摸实情,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共话一家亲”,才能精准找准群众呼声中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严防“一刀切”整治走偏变样,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中彰显人民立场,让“四风”的隐形变异问题无所遁形。

“春江水暖鸭先知”,干部作风是实是虚,人民群众身处一线,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公允。作风建设要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型的“民声通道”,充分借力信息化手段,通过政务服务评价机制、民生事项公开评议等,让群众心声听得见、传得上。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聚焦群众痛点难点,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作风建设的评价标准,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党中央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纠治“四风”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细微之处见变化,群众心中自有秤。“放大镜”放大的是群众的身边事、心头盼,作风建设必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标准,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是否改到百姓心坎上,乡村道路是否畅通了致富希望,医保报销是否减去了后顾之忧,教育公平是否照亮了更多梦想,这些具体而微的民生改善,正是政策红利从“纸面”落到“地面”的最好见证。作风的改进,最终体现在实干中,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自觉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尽小者大,甚微者著。”面对不正之风,党员干部要有“探汤”般的警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确保“小节”不失范,“大道”不偏离,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见党性、见作风、见初心。深刻把握好作风建设“当下改”与“长久立”的关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将转变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为民造福的实事,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作者:沈静怡)

[责任编辑:张尧]